村上春树,日本作家。生于1949年。29岁开始写作,处女作《且听风吟》获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出版《挪威的森林》。2009年出版《1Q84》,被誉为“新千年日本文学的里程碑”,获每日出版文化奖、新风奖。写作之余,热衷翻译英语文学、跑步、爵士乐等。
施小炜,翻译家、学者,旅日多年。译有《老师的提包》《1Q84》《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天黑以后》《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等。
《1Q84 BOOK 1(4月-6月)》是村上春树长篇小说代表作《1Q84》系列的开篇之作。
在东京,年轻女子青豆乔装打扮,杀死一个个滥施家庭暴力的男人;而天吾一面当数学教师,一面写小说。两个本来绝无可能相会的人,因为一部神秘小说《空气蛹》,开始进入1Q84年,被卷入各种神秘莫测的事件。
《1Q84》以一对年轻男女互相寻觅对方的故事为引,构筑出一部情节复杂、波澜壮阔的长篇。村上春树想将这个时代的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的类型,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
《1Q84》系列不仅是村上春树创作40年高峰之作,也是一部绝爱之书、命运之书、时代之书,已成为与《挪威的森林》并重的村上文学经典,被誉为新千年日本文学的里程碑。曾创下上市12天销售100万册纪录,荣登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畅销榜年度榜单首位。本次出版的《1Q84 BOOK 1》由知名设计师设计绝美精装收藏版,系列第2册、第3册同时登场。
前几天收到书,花了几天的时间读完。杭州的天气越来越冷。思绪很杂,也没有系统的整理,正好这本书还没有人写评论。怎么说也是村上暌违七年,终于交出大作。仅挑几个关键词说。欢迎探讨。 1)故事性。作为伪村上迷,不得不说自己对村上的几部长篇爱恨有别。有几本很喜欢的,...
评分《1Q84》中故事的单薄,人物的平面化,悬念的拖延,甚至它的出版方式,都像极了电视剧。过去那个让人想起即兴爵士乐和大卫·林奇电影,那个写出过《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那个用内敛、自嘲和幽默冷冷对抗主流的村上春树,已经不知所踪。 首先我想声明,我是村上春树...
评分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至少我曾经以为,自己生活的世界其实不是一个如此单纯的世界。恍惚中,似乎自己同时存在于两个不同却相连的空间,互相交错又独立延伸,导致思维也在理智和恍惚中更替。有时梦里梦见曾经的梦,有时醒着经历梦里的事。或许在冥冥之中,有神秘的力量...
评分1Q84在豆瓣上评论还在8分以上我也只能呵呵了。 看豆瓣的书评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给3星一下的,多是年少时就开始喜欢村上的死粉,而越是看得少的人星星给的越多,给5星的我只能说你是连书都没读过几本吧。 作为村上的死粉,我本来想给1星,但是客观的不以村上的粉丝自居,我...
评分近两天,如果有人见到我,那么就会看到一个不是在读《1Q84》,就是在期待读《1Q84》的人。我在在睡前读,清晨醒来读,走在路上的时候读,等车的时候读,公汽上读,地铁里读,办公室里读,吃饭的时候读……一天一夜,终于抽时间读完了。 故事未完。BOOK2对我来说,太遥遥无期了...
村上春树很擅长写一些让读者觉得“诶,对对对,就是这种感觉。”,然而我们没办法用文字描述出来的感觉。
评分感觉借这本书更深入地体会了村上的风格。村上的高产,恍惚是不断地进行某种重复,无论是运用的叙事手法(如奇偶章二线并行)、隐喻(他真的相当喜欢用类似的象征物了,森林与森林中的屋子就是其中之一)还是想要提出的问题、探讨的关于世界人生的核心旨趣,还有他对特定历史问题、社会问题的漫长注视……村上自身的见解好像也总是漂浮在文字中,不断地通过各种人物全盘托出(或者至少让身为读者的我怀着一定程度地相信,那便是他真正的想法,这是不常见的作者的某种意义的现身)。 此书关于性的充分描写和议论,莫名让人想起昆德拉。 小小人和老大哥,1Q84和1984如此等等,村上不断地进行对应、组合、意义置换,这是一贯风格。想说的都放置在光怪陆离的文字后,意义掩盖了,趣味却诞生了。制造曲折也许便是作家的工作吧。
评分一个契机。觉得有什么东西开始转动了。
评分又在这时读完一部村上。是寒假即将结束,不同的生活即将开始的时候。是转折的时候。是连接器。时间一到,人就得上岸。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评分情感很到位,但不是很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