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落形态的变迁

中国聚落形态的变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日) 宫崎市定
出品人:
页数:176
译者:张学锋
出版时间:2018-7-1
价格:39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588121
丛书系列:宫崎市定亚洲史论考
图书标签:
  • 海外中国研究
  • 宫崎市定
  • 历史
  • 2018
  • 社会学
  • 日本
  • 日@宫崎市定
  • 新书记
  • 中国聚落形态
  • 变迁
  • 地理
  • 历史
  • 城市形态
  • 乡村发展
  • 空间演变
  • 人文地理
  • 社会变迁
  • 聚落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聚落形态的变迁》原为《论考》内小型论文,展现了宫崎对于中国聚落形态变迁的研究,现经整合,《中国聚落形态的变迁》包含以下篇章:1. 中国聚落形态的变迁;2. 中国上古的都市国家及其墓地——商邑何在;3. 战国时期的都市;4. 中国村制的确立——古代帝国崩溃的一个侧面;5. 魏晋十六国北朝华北的都市;6. 汉代的里制与唐代的坊制。

作者简介

宫崎市定(1901—1995),20世纪日本最著名的史学家,战后日本中国史研究第一人。世界汉学重镇“京都学派”史学集大成者、第二代代表人物。京都大学文学博士、名誉教授,从事东洋(亚洲)史,专攻中国社会、经济、制度史,研究、教学凡四十余年。代表作有《中国史》《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等。

目录信息

【目录】
中国聚落形态的变迁
——关于邑、国、乡、亭、村的考察
一 上古的邑、国与汉代的乡、亭
二 乡、亭与城郭
三 “里”是什么
四 乡制的崩坏与村的产生
五 都市国家论的意义
中国上古的都市国家及其墓地
——“商邑”何在
一 小屯不是“殷墟”
二 都市国家殷、卫的位置
三 小屯墓地的时代
四 今后的课题
战国时期的都市
一 绪言
二 都市发展的原因
三 大都市的居民
四 市与商人
五 结语
中国村制的确立
——古代帝国崩溃的一个侧面
一 古代的都市国家
二 乡亭的崩溃与屯田
三 华北异民族部落的发展
四 江南的村落与庄园
五 唐令中村制的由来
魏晋十六国北朝时期华北的都市
一 绪言
二 都市性质的改变
三 民族迁徙与都市
四 双重城郭的都市
五 结语
汉代的里制与唐代的坊制
一 汉代的里
二 坊制的起源
三 北朝的坊制
四 唐代的坊制
五 坊制的崩溃与侵街钱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关于殷墟这一段的考证实在令人惊喜。每一篇文章都尽量做到考尽源流,对很多问题的洞察和材料组织的严密性,都非常值得学习!

评分

对殷墟的位置分析在理。作者认为,殷墟曾经是卫国,因此,挖掘出的文物应该是先挖出卫国的文物,在挖出商代的文物。且民国时罗振玉等,在此挖掘出大量的墓葬,作者认为墓葬明显不会在城里。p71,(荆轲)所谓旁若无人,其实是说众多闲人都聚过来看好戏了。商榷:作者认为“闾左”是按城门的方位划分。勘误:p69,战国末年或秦朝——战国末年和清朝。

评分

关于殷墟这一段的考证实在令人惊喜。每一篇文章都尽量做到考尽源流,对很多问题的洞察和材料组织的严密性,都非常值得学习!

评分

考证翔实,视角观点独到。但个人觉得,书名涵盖范围太宽泛,按书中所讨论的具体内容,命名为“政治经济史视野下宋代以前中国聚落形态的变迁”似乎更为恰当——不然的话,看这现有书名,人们可能以为这是一部历史地理学、建筑史或者历史人类学文集。另外,作者在文中顺带对中国学界和一些学者的严厉批评是极为精当的,其问题直至今天仍然广泛存在。还有不得不说的一点,这个版本把作者的原注释(非译注)排版做得一塌糊涂,让人忍无可忍。

评分

对殷墟的位置分析在理。作者认为,殷墟曾经是卫国,因此,挖掘出的文物应该是先挖出卫国的文物,在挖出商代的文物。且民国时罗振玉等,在此挖掘出大量的墓葬,作者认为墓葬明显不会在城里。p71,(荆轲)所谓旁若无人,其实是说众多闲人都聚过来看好戏了。商榷:作者认为“闾左”是按城门的方位划分。勘误:p69,战国末年或秦朝——战国末年和清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