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新论

国史新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钱穆
出品人:
页数:372
译者:
出版时间:2018-8
价格:56.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62918
丛书系列:钱穆作品精选
图书标签:
  • 钱穆
  • 史论
  • 历史
  • 中国
  • 中国通史
  • 2019
  • 历史
  • 国史
  • 史学
  • 中国历史
  • 历史研究
  • 学术著作
  • 通史
  • 文化
  • 政治
  • 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国史新论》作者钱穆“旨求通俗,义取综合”,从中国的社会文化演变、传统的政治教育制度等多个侧面,融古今、贯诸端,对中国几千年历史之特质、症结、演变及对当今社会现实的巨大影响,作了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精彩剖析,内中各篇,“有以分别眼光治史所得,有以专门眼光治史所得,有以变化眼光治史所得。 《国史新论》的每一论题,必分古今先后时代之不同,而提示其演变。而各篇著作有其共通之本源,则本之于当前社会之思潮。”

作者简介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 ),江苏无锡人,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 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 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教授。 1949年南赴香港,创办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前身)。 1967年迁居台北,任中国文化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 )史学教授。 1990年在台北逝世,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

钱穆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 。他毕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在大陆、香港、台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等。 此外还有结集出版论文集多种,如《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中国文化丛谈》等。

目录信息

自序
再版序
中国社会演变一九五O年
再论中国社会演变一九七七年
略论中国社会主义一九八七年三月
中国传统政治一九五O年
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治一九七四年九月
中国知识分子一九五一年
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一九八一年九月
再论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一九八一年十月
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教育一九七四年九月
中国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一九七O年
中国历史上之考试制度一九五一年冬
中国历史人物一九六九年八月
中国历史上之名将一九七七年十月
中国文化传统之演进一九四一年冬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

评分

欲亡其国,先断其史,印度佛教在印度近于消亡,其中原因之一即是历史没有得到很好的记录和保存,而玄奘大师的《大唐西域记》倒成了非常重要的史料,为各家所参考引证;中华文明能绵延不绝,历史得以保存完好是关键因素之一,这除了历朝历代有专职的史官以外,也要归功于民间学...  

评分

今天上午终于坚持把《国史新论》看完了,钱穆先生的这本书看起来有点吃力,专著类的书相较小说来言总显得略晦涩,可对内心的激荡却不是小说可比的,小说虽然读时津津有味,看的快也忘的很,专著类书常常还会再读一遍或是多遍,而小说却很少吸引人一读再读的。) 中国是...  

评分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

评分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

用户评价

评分

字里行间透露着钱穆先生对国史的温情与敬意,也能感受到其对儒家的尊崇。制度一定是某种内在精神的体现,没有绝对正确的制度,只有适合的制度。

评分

中国社会演变、传统政治、知识分子、文化传统、传统教育、历史人物,每一个选题的剖析都可以用高屋建瓴来形容,读完就像喝了一碗很浓的汤,需要慢慢舒化。题目为国史新论,有些论点确实在我是新鲜的知识,比如作者不认可将秦朝以降的社会政治归为君主专制政治,因为不存在贵族,君主也无法做到独断专行,如果要算的话,也只有清朝的政治才算得上君主专制,自然地作者也就不认可将这段历史的社会性质界定为封建社会。这对我已有的知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我还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另外增加的一个新的知识点是中国两千年来,一直是一个传统的士人政府。联想到方方前段时间写的一篇文章,题目叫《中国知识分子不能再堕落了》。书中说“不是战国推翻了春秋,而是春秋孕育了战国”,深以为然。另外注意到一点,作者非常推崇国父和“三民主义”。

评分

信息量够大,文字读起来还是不痛快。后面部分稍好读一些。

评分

字里行间透露着钱穆先生对国史的温情与敬意,也能感受到其对儒家的尊崇。制度一定是某种内在精神的体现,没有绝对正确的制度,只有适合的制度。

评分

关于中国非秦皇始为封建专制政体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且钱穆这样的传统文化承继者对于中国仁、道的理解令人敬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