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死刑史:1200—1700

欧洲死刑史:1200—170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彼得·舒斯特(Peter Schuster),

1957 年生,德国毕勒菲尔德大学教授、巴黎社会科学高等学院(école des Hautesétudesen Sciences Sociales)客座教授,专攻中世纪与早期近代史。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
作者:[德]彼得·舒斯特
出品人:楚尘文化
页数:376
译者:朱谅谅
出版时间:2018-9
价格:5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68916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中世纪 
  • 死刑 
  • 法律史与法律文化 
  • 欧洲 
  • 法律 
  • 刑罚 
  • 犯罪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一部圣徒、罪犯、受害者的故事。

1.精选欧洲1200—1700年年间的市政记录、刽子手日记、旁观者回忆录等珍贵史料,带读者回到第一死刑行刑现场,领略“刽子手的黄金时代”“女巫迫害潮”“被折磨而神圣的躯体”等死刑史现象。

2.集中展现超乎我们想象的欧洲死刑判死罪名:偷盗、抢劫、通奸、乱伦、亵渎神灵、兽奸、嫖娼、未婚生子、女巫身份、同性恋、妓女身份、助巫、叛教、质疑教会、亵渎上帝、破坏城邦和平……

3.历数丰富残酷、令人咂舌的酷刑:火刑、钳烫、绞刑、浸河、活埋、轮刑、锤砸、焚尸刑、车裂、四马分尸、六马分尸、八马分尸、分解四肢、剑刑、鞭尸、毁尸……

4.处死犹太人时必须有两只狗、死刑犯必须向上帝忏悔等公共表演秀式的行刑仪式和规范,使得欧洲社会道德、伦理价值、法治设定要素等在死刑刑罚中找到根源。

5.审视个人在宗教力量和国家机器下的极端命运,深层次揭示13世纪至17世纪末,欧洲社会如何评判、看待人的存在和价值。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之所以读这本书,并不是仅仅为了要去了解那些千奇百怪的恐怖刑法到底有多么残酷,更是为了了解这一段历史,了解中世纪的欧洲是如何将死刑作为中世纪的一种统治手段。在政治和宗教的相互作用下,各种死刑的方式和数量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欧洲死刑史》这本书,整个过程读起来是...

评分

中世纪流传着一本影响仅次于《圣经》的书:《金色传奇》。这是一部圣徒传奇的故事汇编,至今仍留存着几千种相关手稿,数量之多甚至超过当时的大学教科书。在这部故事集中,人们可以目睹殉道者们的“花式死法”——为了坚守宗教信念,圣徒们总是选择舍生而取义,随之而来的,就...  

评分

中世纪流传着一本影响仅次于《圣经》的书:《金色传奇》。这是一部圣徒传奇的故事汇编,至今仍留存着几千种相关手稿,数量之多甚至超过当时的大学教科书。在这部故事集中,人们可以目睹殉道者们的“花式死法”——为了坚守宗教信念,圣徒们总是选择舍生而取义,随之而来的,就...  

评分

开始这本书是完全冲着书名来的,翻了两页之后觉得突然有些害怕。书有兴趣的看看还是不错的,不过看的时候找到了一些资料还是挺有意思的。 很多中国人也许不知道,或者不再记得2009年在美国和德国之间的一场外交危机。 那一年,5名911事件的策划者和共谋将在纽约被审判,奥巴马...  

评分

中世纪流传着一本影响仅次于《圣经》的书:《金色传奇》。这是一部圣徒传奇的故事汇编,至今仍留存着几千种相关手稿,数量之多甚至超过当时的大学教科书。在这部故事集中,人们可以目睹殉道者们的“花式死法”——为了坚守宗教信念,圣徒们总是选择舍生而取义,随之而来的,就...  

用户评价

评分

满足猎奇心,容易坐过站的地铁读物。13-18世纪:欧洲死刑(国家杀戮)与宗教的关系,各式各色的死刑,近代早期的死刑和行刑仪制。详实且有条理:记载的死刑数量下降不一定是实际死刑减少的结果,盗窃罪死刑居高是统治者不得已的手段,欧洲死刑史从某种意义上是世俗司法和上帝司法的博弈。精彩极了

评分

死刑史说明,死刑只有很少的时候被当作不法行为的赎罪,更多时候是统治工具、金钱交易、权力博弈,所以加缪说:“如果不将死刑从法律中移除,那人心和社会道德都不可能长久和平。”

评分

这本书的重点和作者的着力点一直在于探讨宗教和教会在历史上是如何对世俗之事施加影响的,具体而言就是,教会在面对国家处决公民的权利、犯罪及惩处犯罪时,不断变换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死刑的历史。有两条隐线值得深入挖掘:1 从一开始中世纪教会对死刑的批判,到死刑的大行其道,再到宗教改革后逐渐形成的捍卫死刑的神学理论,这一系列意义非凡的变化过程。2 世俗司法如何逐渐摆脱宗教教会的束缚,走向独立的。关于这两条隐线的相关知识,友邻们有啥推荐的书吗?

评分

有点失望,史料琐碎反复,译得也敷衍,注脚全是德文,没有参考性。 所谓的欧洲死刑史基本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死刑史。宗教改革前神权政权互相制衡,随着宗教的介入程度渐深,天主教讽刺地从争取赦免死刑犯的一方变为残酷血腥刑罚的倡导方。区区偷盗犯就要面临公开绞刑,当局认为此举能威慑公众,减少犯罪,殊不知由社会和经济问题造成的走投无路的罪犯不会仅仅因为观看绞刑便金盆洗手。除了赤贫底层,女性也是中世纪残酷刑罚的牺牲者,被争夺权力的贵族与司法机关冠以女巫之名处以火刑、发生婚前性关系怀孕后不得已弑童而被处以剑刑、被男性亲友强奸后因乱伦罪被浸河…一部隐藏的女性被迫害史。

评分

如同中世纪和近代早起的很多其他欧洲议题一样,死刑的判决和执行中,基督教扮演着分外重要有力的作用。无论是对异教徒的火刑,还是对犹太人绞刑时要同时挂两条恶狗的做法,都为了彰显忤逆上帝的后果。此外,同性恋者,质疑教会者都会被冠上“亵渎上帝”的罪名而被绞刑。 而女人一般会被判“浸河”,因为女人的“智力水平”依然是未成年人水平,不配痛苦程度更小的剑刑。 值得一提的是盗窃犯,近代早期欧洲对盗窃犯的刑法如此严厉,盗窃犯被判绞刑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死刑犯中,盗窃犯的比例在很多城市能达到七成。 中世纪死刑的过程通常是展现基督教义的过程。神职人员对死刑犯的心灵劝说可谓是用心良苦,让死刑犯基督式的死去是每个神职人员的愿景。同时能让异教徒和犹太人呢受洗,那将是能让心灵劝说者高潮的时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