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地球之歌

遥远的地球之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阿瑟•克拉克

(Arthur C. Clarke, 1917-2008)

英国科幻作家,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王,与阿西莫夫、海因莱因一起并称为“20世纪科幻三巨头”。他一生创作了100多部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作品总销量突破1亿册,并多次获得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等科 幻至高奖项。1986年,克拉克获得美国科幻与奇幻作家协会终身成就奖——大师奖。

克拉克曾在英国皇家空军服役,担任雷达技师,退役后获得了数学和物理学的学士学位。同时,他也被称为伟大的太空预言家,他针对太空技术作出的许多预测都成为了现实,他曾经预言过人体冷大脑记忆备份、地球通讯卫星、地震预防预测等尖端科技,地球静止轨道正是因为他而被命名为“克拉克轨道”。

克拉克的绝大多数作品属于“硬科幻”,以翔实精准的科技描述著称,并运用哲学的思考方式,探究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人类与人类技术所能达到的极限。《遥远的地球之歌》是克拉克本人尤为喜欢的作品,在小说中,他对星际航行、星际殖民以及宇航科技作了精准的预测。

出版者: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作者:[英] 阿瑟·克拉克
出品人:读客文化
页数:368
译者:高天羽
出版时间:2018-8-20
价格:5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9420046
丛书系列:读客外国小说文库:阿瑟·克拉克作品
图书标签:
  • 科幻 
  • 阿瑟·克拉克 
  • 科幻小说 
  • 阿瑟克拉克 
  • 小说 
  • 经典 
  • 外国文学 
  • 英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百万光年的航道上,地球的末裔谱写着新生的赞歌。

--------------------------------

公元3620年,地球迎来了末日,但人类仍未灭绝。

人类通过两种太空移民方式,使种族得以延续:

一种是用播种船将基因运送到外星,再在外星直接培养出本土人类。 这种移民的历史短暂,却渐渐形成了独有的文化体系。

而另一种,则是将最后一代地球人人体冷冻,用飞船送往外星。这种移民亲眼目睹了地球的毁灭,充满了沉重的使命感。

这一天,在遥远的萨拉萨星,截然不同却又无比相似的他们终于相遇了……

--------------------------------

◆《遥远的地球之歌》作者阿瑟•克拉克是“20世纪科幻三巨头”,和阿西莫夫、海因莱因齐名。

◆阿瑟•克拉克是美国科学与幻想作家协会“大师奖”终身成就奖得主。

◆克拉克被誉为“太空预言家”,成功预言了互联网、搜索引擎、人类登月、地球通信卫星……

◆克拉克预言的太阳帆、太空电梯、人体冷冻、大脑记忆备份等科技正在变为现实。

◆克拉克书迷无数,从刘慈欣、特德•姜等科幻大师,到NASA宇航员、工程师等科技精英都是他的崇拜者。

◆克拉克本人曾说过,《遥远的地球之歌》是他尤为喜欢的作品。

◆在《遥远的地球之歌》中,克拉克精准预言了星际移民与星际航行的一切细节。

◆百万光年的航道上,地球的末裔谱写着新生的赞歌。

--------------------------------

◆阿瑟•克拉克和阿西莫夫的作品,让我走上了成为科幻作家的道路。

——雨果奖、星云奖得主,特德•姜

◆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对阿瑟•克拉克拙劣的模仿。

——《三体》作者,刘慈欣

◆克拉克不仅受到科幻爱好者的敬重,同样也受到科学家们的爱戴,他几乎包揽了如今每一项适合他的奖项。

——科幻巨匠,艾萨克•阿西莫夫

◆克拉克用他简洁、动人的一贯风格,描摹了人类对外星的渴望,令人警醒却并不绝望。高度推荐。

——《图书馆杂志》

◆阿瑟•克拉克创造了他自己庞大而充满未来主义的宇宙。

——《星期天泰晤士报》

◆阿瑟•克拉克是太空时代的预言家。

——《泰晤士报》

◆在阿瑟•克拉克诞辰100周年的今天,他仍然是毋庸置疑的科幻小说帝王。克拉克是一位能够提升你想象力的作家。

——《卫报》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看科幻小说是受儿子和花影响。 一直对自己智商没信心,怕看不懂,硬着头皮看下来,原理忽略,只看故事也是好的。说科幻小说的文笔不好的,也许是看惯风花雪月的描写,不明白真的文笔是什么。就我看的这几本,科幻小说的文笔普遍硬朗质朴。 这本还是读客的一种。读客出书...  

评分

1519年8月10日,葡萄牙人斐迪南·麦哲伦乘坐旗舰特里尼达号从西班牙开始他的环球航行时,他的目的很明确,但到底能够发现什么,他的心里未必就能够给自己一个确定的答案——尽管这一次环球航行最后事实上是取得了圆满成功,但麦哲伦没有机会看到这个结果——他在菲律宾时死于部...  

评分

评分

评分

P35: "真空"的真相是“超空间”,它是一种致密到极点却又仿佛泡末状的结构。人类已知的最致密的物质是中子星,每立方厘米都压缩了千万吨物质,但是和“超空间”相比,它只不过是一缕虚无缥缈的幽灵而已。 真空本身就在波动着。 空间的颗粒性之所以难以察觉,不仅是引起微...  

用户评价

评分

所以说,《流浪地球》与其说是大刘世界的影像化,倒更像《遥远地球之歌》的新春同人。

评分

克拉克写感情永远是硬伤,在这本书里假托萨拉萨星没有“嫉妒”和“忠诚”的设定,勉强掩盖了这样的硬伤,但读起来仍然有一种隔离感。情节上缓慢零散,没有明显的戏剧冲突,整体感觉是在平稳地叙说,不同章节是不同人物的视角。人物的塑造也不是很立体,属于爱不起来也恨不起来的类型。优点是一些偶然冒出的议论和预言很发人深省,但也不可尽信,因为带有的作者本人的倾向性很明显。此外不少章节用很多笔墨从听觉的角度来渲染气氛,算是这本书的一个亮点。

评分

越来越觉得大刘受到阿瑟克拉克的启发真的很多了。不过这部并没有那么硬,只是喜欢部分描述地球末日的部分。

评分

如果一个星球同时出现两种智能生命,会发生什么?

评分

浪漫而孤独的克拉克,即使笔下的人物难得自豪地说出了“总有一天,我们会成为银河的主人”的雄心壮志,依旧要轻声却笃定地反问自己一句——“你觉得银河会在意谁是它的主人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