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作曲家汉斯·艾斯勒是贝尔托·布莱希特最亲密的朋友和合作伙伴。这是他与Hans Bunge一段四年(从1958直到他的死亡的1962)的对话,艾斯勒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吸收了他和Brecht的流亡欧洲及美国期间(1933~1947年),关于艺术质量,战后东德的社会和学术生活的内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卓别林在《凡尔杜先生》公映之前,邀请了200位朋友和熟人去看内部预映。受邀人士中有巨富、电影业的巨头,还有一些放荡不羁的文化人。看到某些场景,比如经济危机时期,银行家们纷纷跳窗或者开枪自杀,人们会听到两位观众,虽然座位相距甚远,但都笑得肆无忌惮,那两人就是布莱希特和我。其他人都很安静,因为观众中也有银行家。(p.13)
评分卓别林在《凡尔杜先生》公映之前,邀请了200位朋友和熟人去看内部预映。受邀人士中有巨富、电影业的巨头,还有一些放荡不羁的文化人。看到某些场景,比如经济危机时期,银行家们纷纷跳窗或者开枪自杀,人们会听到两位观众,虽然座位相距甚远,但都笑得肆无忌惮,那两人就是布莱希特和我。其他人都很安静,因为观众中也有银行家。(p.13)
评分Hans Eisler不仅在音乐、诗歌、戏剧、哲学等领域涉猎广泛,同时也是一位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学养深厚而不自居。此外,采访人Hans Bunge博士作为能接触第一手文档材料的Brecht助理,也是“势均力敌”的对话者。
评分Hans Eisler不仅在音乐、诗歌、戏剧、哲学等领域涉猎广泛,同时也是一位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学养深厚而不自居。此外,采访人Hans Bunge博士作为能接触第一手文档材料的Brecht助理,也是“势均力敌”的对话者。
评分除了斯塔西和统一后凋敝落后的现状外,还能看到关于东德的一些文字,在今天十分难得。从内容看,遗憾不少。因为是布莱希特那边的人,而且从提的问题看显然对音乐,尤其是艾斯勒的创作不太了解,所以一部音乐家访谈录更多偏向戏剧回忆和故人故事。虽然记录了十几次访谈内容,但前四次明显更有价值,交流的意思多些。越往后(准确说从第五次艾斯勒病后开始)越像口述书面文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