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有罪

生而有罪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彼得·西施罗夫斯基,出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维也纳,是纳粹集中营犹太人受害者的后裔。奥地利著名记者、作家。

出版者: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作者:[奥]彼得·西拖罗夫斯基
出品人:
页数:143
译者:贾辉丰
出版时间:1995-1
价格:CNY4.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010321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二战 
  • 历史 
  • 纪实 
  • 生而有罪——纳粹子女访谈录 
  • 社会学 
  • 德国 
  • 访谈 
  • 回忆录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什么是纳粹?为什么会有纳粹?是个别人发疯?还是极端的集体理性? 每个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这很正常。集体的理性会不会有限呢?按照这本小书来说,这集体的理性是有限的,那么这个人类还有谁是可靠的呢? 作为战败国的纳粹的孩子,是值得同情的,他们的反省已经过度了。作为国...  

评分

在二战后的德国,有这样一代人,他们没有犯过罪,却始终过着罪人一般内疚的生活,他们是纳粹的子女。夹在对战时经历回避不谈的上一代与无辜的下一代之间,夹在家庭内部从未消失的法西斯主义氛围和外界有关纳粹所犯错误的种种反思之间,“愧疚的一代”确认自我的种种困难通过《...  

评分

生而有罪 这是一本作为犹太人子女的彼得·西施罗夫斯基采访德国纳粹子女的访谈录。书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距二战结束短短四十年。纳粹们的后代覆盖各个年龄层,从刚刚成年到四五十岁,甚至有的纳粹分子已经做了祖父母。访谈的核心是三个问题:纳粹分子是如何在子女面前告知自己...  

评分

战争之后,受害者视角常常会成为人们重申正义、弥合伤痕的一种方式。提及德国纳粹,提及二战,我们脑中常浮现出的是《安妮日记》、《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这些描述犹太人悲惨遭遇的作品。关注受害者的遭遇,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一种政治正确。 然而在战后的德国,有一...  

评分

1、本书受访的纳粹子女,或对父辈怨恨,或为父辈辩护,但态度最激烈者,关注的仍是父辈所作所为对自身生活、身份的影响。只有一、二人,他们不恨,也不认同,只尝试去理解、去辨析,很了不起。 2、重点在于,是作为“施害者”还是作为“失败者”忏悔。后者恐怕根本不是忏悔。...  

用户评价

评分

德国明镜周刊的连载访问的集结作品~很真实地反映了战后那一代德国人的心理感受,有的愧疚有的无所谓有的逃避有的充满希望。成书在80年代末,关于纳粹第三帝国的许多事情和遗留问题现在看来比我原来想的要复杂,姐弟对话那个访谈不错,电话访谈里那个原作者有点咄咄逼人了~

评分

不知道侬们怎么想,反正我对这个经济至上的世界很绝望。

评分

千言万语梗在喉……

评分

补录。读时心潮澎湃,做了好多抄录……

评分

纳粹的转轮由高级将领和普通民众作为社会有机分子共同润滑、运转,这样的回忆录带着一个社会一代人的自我探索与道德重塑,活生生的露出了德国社会的苦涩与机械,反思历史从来没有那么容易与轻松。反观我们的社会,这样的觉醒与自我挣扎还会出现吗? 红卫兵的孩子,贪官的子女,以及成千上万普通人在社会转型期每天做出的利己主义反应,作为子女与父母,我们对于家庭人格的塑造正在贡献着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