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明天

人类的明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席里尔•迪翁 Cyril Dion

生于1978年,法国作家、社会活动家、导演。迄今出版的作品有诗集《坐在线上》、小说《意象》、非虚构《人类的明天》等。执导的同名纪录片《人类的明天》获2016年凯撒奖。

我相信,在有限的生命中,我们应该做自己喜爱做并且有天赋做的事,我们可以同时感到快乐和有用。对我来说,这是一场变革的开始。——席里尔•迪翁

出版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法] 席里尔·迪翁
出品人:新经典文化
页数:356
译者:蒋枋栖
出版时间:2018-8
价格:8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5961699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未来 
  • 科普 
  • 环境 
  • 思维 
  • 社会学 
  • 好书,值得一读 
  • 席里尔·迪翁 
  • 法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我们需要不焦虑的明天

面对不安全的食品、受污染的环境、无尽的消费重压、教育困境,

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未来的生活方式,让你从根本上摆脱焦虑。

★从欧洲议会到联合国纽约总部,从斯坦福大学到世界各个角落,全球200万人都在看

★人类的明天,并不是人工智能、大数据、高消费 、增长率,而是新的能源供给、新的出行方式,更公平有效的经济模式,更符合个体成长规律的教育理念,更有活力的社会结构,以及更幸福多元的生活。

★同名纪录片获凯撒奖

……………………………………………………………………………………………

如果把地球史按比例缩至24 小时,那么人类就只存在了短短2分钟。而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不到1毫秒。但就是在这微乎其微的1毫秒中:

★塑料垃圾在太平洋聚起触目惊心的“第七大陆”;

★半数野生物种灭绝;石油只够用40年了;

★大都市像八爪鱼一样扩张,人与自己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疏远、决裂,越来越孤独;

★如果所有人都想过美国人那样的生活,那我们需要7个地球

★6个年轻人,历时5年,遍访世界

探寻更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人类最大的挑战不是饥饿、贫穷,也不是可持续发展、和平、医疗、教育、经济、自然资源……而是我们组织在一起去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人类的明天》

……………………………………………………………………………………………

—你知道电子邮件的污染度比纸信高15-23倍吗?

—你知道你也可以很容易地实现“负瓦特”生活吗?

—高消费社会究竟给我们设下了什么样的陷阱?

—在印度,修建厕所这件事究竟有多重要?

—“芬兰教育”何以成为西方教育的典范?

—地球真的能养活100亿人吗?

人类的明天,并不是人工智能、大数据、高消费、增长率,

而是新的能源供给、新的出行方式,更公平有效的经济模式,更符合个体成长规律的教育理念,更有活力的社会结构,以及更幸福多元的生活。

★翻开《人类的明天》,你将发现,要摆脱焦虑,让生活重新变得自由而有趣,不但可以实现,而且远比你想象的更简单。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一提到人类的未来、地球的现状、环境污染、社会贫富分化、教育改革等等这些问题,似乎每个人都觉得和自己息息相关,但是又觉得那是政府、联合国、哥本哈根大会、WWF……要去做的事情。 自己只是一枚小小的人类,去破坏没什么能力破坏,即使行动起来,效果也是微弱。 但是,无论...  

评分

进行0垃圾生活已经快两年了,“积少成多”的意义非同小可。除了“不用完不买新”的消费原则,阳台种菜的实际意义也很大。书中举了很多例子,比如城市小菜园对于社区重建,社区氛围,居民健康,消除贫困的意义。 虽然我无法从社区角度去论证,但阳台种菜对我的正面意义是绝对不...  

评分

评分

一翻开就停不下来想要读的书。读之前我对环保的态度也是不痛不痒的,读完之后彻底改变了我对未来和环境的看法。被激起了保护环境的热情,同时还产生了强烈的紧迫感。去年有幸在学校听了incredible edible的创始人的一个讲座,对于个人力量能对可持续发展这个大议题带来的改变,...  

评分

一夜秋雨过后,早上醒来微见秋凉,温度终于降到了适宜的23度,摆脱掉了北京今年夏天可怕的高温折磨,顿感神清气爽。昨夜伴着窗外的雨声于床头阅读此书直到不得不去睡觉,今早起来早餐后又迫不及待地读完了最后的二十多页,这种如饥似渴的阅读,全天的心思几乎都专注于单一一本...  

用户评价

评分

每当我们谈理想中的生活,永远招致的是两种态度,一种是蔑视,一种是“丧气话”,我们将“本应该”的生活视为“乌托邦”,一旦打上这个标签,似乎这种生活就不可能实现了。比如,在我们素质教育的呼声中掀起狂澜的“韩寒现象”,急于去立一个“神”或者“靶子”,陷入媒体批斗或呼应的情绪高潮之中,却忘了根本目的是“素质教育”,而芬兰对教育的理解是让每一个人找到实现自我的价值,尊重个体,而不是诉求于英雄主义,他们甚至设置编织、缝纫、做饭、画油画等我们想都不敢想的课程,连小学教师都要求“教育学硕士”。中国教育一蹋糊涂,自不待言;对食物的挥霍,对“环保主义”一词的污名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价值观诱导、“奶头乐”、消费主义、畸高房价,不断被催眠自己很幸福的国民,倒退的政治环境,可以说是无可救药的典型代表了。

评分

大概是受到《我不是药神》的影响吧,想说,我能为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做些什么改变

评分

随着每一个读过它的人的反馈,每一个人从意识到行动的改变,那些本来漠然的眼睛渐渐闪起亮晶晶的光,冰层似乎慢慢解冻,美好的愿力开始汇聚到一起。就像书里讲的是那些逆风而行的人间瓦力的故事和力量,它自己也是一本逆风而行的书。把希望带给灰颓绝望的人,把热情给予麻木倦怠的人,把如何行动的答案告诉心怀困惑、不知道从哪儿开始的人,让自由的精神感染所有人。“在所有热爱世界的方式里,这是我最想参与其中的那种”。

评分

一本很全面的书。关于明天的食品、能源、经济、环境、教育,都有深刻的分析和有趣的小故事。前两天看到多抓鱼创始人猫助的一个演讲,有几句话很触动我:“放眼我们的社会,这个社会已经变得非常完善了吗?其实并没有。如果并没有,就会有很多社会效益跟商业效益相并重的机会,值得我们去做。也许并没有那么赚钱(其实也能赚哈哈),也非常地辛苦,但它值得我们用创造力去做一些改变。安全感不会是你的年薪带给你的,而是通过你的创造带给你的。”说的真好。看这本《人类的明天》,会给有志于做这种创业的人很多启发。我也正在思考ing。

评分

书里反映的问题不是很新鲜,却难得的写得非常正能量。尽管要解决这些问题很困难,但是许多成功的案例,哪怕规模有限,也能给我们许多启发。个人的力量就算微不足道,就算我们觉得改变了也来不及,总好过放任自流什么都不做,至少对子孙也有个交待。非常喜欢作者的态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