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受伤的文明

印度:受伤的文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V.S.奈保尔(V. S. Naipaul):

英国著名作家。1932年生于特立尼达岛上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迁居伦敦。著有《米格尔街》、《大河湾》、《自由国度》、《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抵达之谜》、“印度三部曲”、《非洲的假面剧》等。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8年8月11日于伦敦病逝。

出版者: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英] V.S.奈保尔
出品人:新经典文化
页数:200
译者:宋念申
出版时间:2018-11
价格:4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4293648
丛书系列:新经典文库:V.S.奈保尔作品
图书标签:
  • 印度 
  • V.S.奈保尔 
  • 奈保尔 
  • 非虚构 
  • 英国文学 
  • 英国 
  • 游记 
  • 散文随笔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代表作“印度三部曲”第二部、非虚构文学典范之作】

【印度吞噬了自己的文明,在垃圾中生产垃圾,在废墟中制造废墟,人民居然能心安理得地生活。】

★ V.S.奈保尔将深具洞察力的叙述和不受世俗侵蚀的探索融为一体,迫使我们去发现被压抑历史的真实存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

★ 印度对我是个难以表述的国家,它不是我的家也不可能成为我的家,我对它却不能拒斥与漠视;我的游历不能仅仅是看风景。一下子,我离它那么近又那么远。——V.S.奈保尔

----------------

奈保尔第二次来到印度,此时正值甘地夫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高潮。与首次来印(《幽暗国度》)感受到的震惊、愤怒和羞愧不同,这一次他深入“乱象”背后,试图去触摸文明失落的灵与肉:印度的危机不仅在于政治和经济,更在于作为一个“早已被挫败的国度”,印度不过是从一个黑暗时代进入另一个黑暗时代。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当年读拉马努金传的时候,读到一句话,说是直到今天在印度的大学乃至社会里仍然有很多作白日梦的“天才”。 印度人到中国惊叹同时也不屑于像是流水生产线一样被统一模式化生产出来中国人. 印度,自此对我来说是一个梦,一个谜.  

评分

人口的巨大压力导致的结果就是必须使一部分人非“人”化,才能使令另一部分人得以享受人的尊严与权利,中国和印度都是如此。“毛”曾经想打破这个怪圈,可到结果更加糟糕,最后还得重走老路。传统社会还有“乡绅”阶层来维持农村的有机结构,而当这个结构被打破后,连知识...  

评分

“我们没有去处了,我们奔向来处吧”。奈保尔在印度三部曲第二部-受伤的文明里又讲,总往来处去的人是没有去处的。所谓精神自由与灵性的追求,是自以为的完整了自己向着神性的命运,是从困苦的包裹中抽身逃避,是被反复征服的人群的慰籍。 时隔十年,奈保尔第二次返回印度,那...  

评分

印度三部曲》第一部是幽暗帝国,作者是20多岁的青年,有些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样子。赶上了1962年的中印战争,彻底把那种年轻人的自大击碎。 1975年的时候,人到中年,社会经验比较丰富,而且那个时候东西方社会都不是比较乐观,作者选择了个最悲观的年代回到了印度,简简单单的...  

评分

人口的巨大压力导致的结果就是必须使一部分人非“人”化,才能使令另一部分人得以享受人的尊严与权利,中国和印度都是如此。“毛”曾经想打破这个怪圈,可到结果更加糟糕,最后还得重走老路。传统社会还有“乡绅”阶层来维持农村的有机结构,而当这个结构被打破后,连知识...  

用户评价

评分

同样是帝国的残骸和文明的灰烬,不同的是,印度人似乎要更加体面和诚实一些。

评分

匆匆扫过,关于旧的文化背景,和新生人文的成长,以及很直观对圣雄甘地双面评价 马克思他老人家说印度人没有历史,历史里夹杂着神话和杜撰 不去直视过去的民族谈何未来? 不去蜕化陈旧的人们何以前进? 有的文明消亡了,但是人们依旧延续下去,活在别的文明里 有的文明延续着,却在别的国家陌生的土壤里…… 话又说回来,买这本书是因为我人生里非常重要的一本书 《光明王》 神权主义和推进主义,愈发能够在我读历史时有着更高阶的视角。

评分

同样是帝国的残骸和文明的灰烬,不同的是,印度人似乎要更加体面和诚实一些。

评分

1. 「我们印度人,在变化流动的外界事态与事物里,会利用外面的现实来保持自我的延续。」能有机会从事更好的工作,却最后因为被群体孤立、又回去当厕所清洁工的低种姓人。2. 「就像童年,印度这段黄金般的历史不是通过探究来把握的,而只是被心醉神迷地沉思着。历史是一种宗教观念,蒙蔽着智识和艰苦的认知努力,麻痹着恶劣年代中的痛苦。」

评分

【藏书阁打卡】这本书不是游记,不是小说,而是一本探索“印度吞噬自身”原因的薄书。印度是个文明古国,而印度教所称的历史循环共分四个时代:吉利多、特雷多、德伐波罗和迦利。又称黄金时代、微明时代、薄暗时代和黑暗时代,四者合为一个大时代。我无法理解国内大部分人对印度、印度人有一种莫名的敌视,这本书我也无法做到完全理解和消化,但经过奈保尔深刻的对印度的分析,倒使我揭开对它浅显面的认知,该书探寻印度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根源,上层民主自由的政体和下会深厚的印度教社会结构的冲突,教义高于法律的现状,科技和现实的脱节,种姓制度的根深底固,神性的追求和人性的漠视等等。另外感觉翻译不是严谨,很多地方只是把单词生搬硬套,有些句子明显不通顺,使人读的更费劲许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