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谈话录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美学 再版 歌德 @译本 ***雅众*** 雅众文化 西方哲学 艺术
发表于2025-04-15
歌德谈话录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狂飙突进”之后,歌德巧妙地回避了后来的浪漫主义,转向了古典的柔和。为什么?因为他较其他浪漫主义者更为正确地理解了希腊异教世界的“自然”。启示不应归于理性的进程,或者反过来。对于希腊的理解,使他同时保留了整全自然与其之下的人性。
评分非常好,这种娓娓道来的长者智慧,不知道该怎么夸……令人可惜的是译者的评述部分,僵硬理论带来的局限和过时十分明显,今日重编也没有再找位学者在后面附上一些纠正的想法吗?
评分“狂飙突进”之后,歌德巧妙地回避了后来的浪漫主义,转向了古典的柔和。为什么?因为他较其他浪漫主义者更为正确地理解了希腊异教世界的“自然”。启示不应归于理性的进程,或者反过来。对于希腊的理解,使他同时保留了整全自然与其之下的人性。
评分你要当心,不要写大部头作品。写出来的必须全是应景即兴的诗,来自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坚实的基础。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坚持不懈,牢牢地抓住现实生活。每一种情况,乃至每一顷刻,都有无限的价值,都是整个永恒世界的代表。产生伟大作品所必不可少的那种不受干扰、天真无瑕的、梦游症式的创作活动,今天已不复可能了。今天我们的作家们都要面对群众,每天在五十个不同地方所出现的评长论短以及在群众中所掀起的那些流言蜚语,是不容许健康的作品出现。在最近这两个破烂的世纪里,生活本身已变得多么孱弱呀!我们哪里还能碰到一个纯真的、有独创性的人呢!哪里还有人有足够的力量能做个诚实人,本来是什么样就显出什么样呢?
评分新年第一本!歌德永不落伍!
约翰·彼得·爱克曼(Johann Peter Eckermann,1792-1854)
1823年在魏玛受到歌德接见,从此担任歌德的秘书,直到歌德逝世。他是歌德晚年生活的见证者,以辑录《歌德谈话录》闻名于世。
朱光潜(1897-1986)
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著有《谈美》《西方美学史》等,译有《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歌德谈话录》等。
爱克曼是1823年6月应歌德邀请去魏玛后与其相识的,此后便在那里长住了下来,直到歌德1832年3月去世。他十分崇拜歌德,歌德也颇信任、看重他。《歌德谈话录》是他在魏玛给歌德当了九年多的义务助手、直至歌德去世后整理出版的一部著作。这部著作以优美轻灵的文字记录了他这九年间在歌德身边的所见所闻,尤其是歌德晚年有关文艺、美学、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宗教以及一般文化的言论和活动,其中大部分内容还经过歌德过目和肯定,只是因歌德生前没同意所以才在歌德去世后出版;先是于1836年出版此书的第一卷和第二卷,嗣后又根据自己和歌德好友瑞士人梭瑞的笔记于1848年出版第三卷作为补编。此书不单是歌德的谈话记录,而且提供了大量关于歌德生平和思想的宝贵资料。爱克曼在关于此书第一卷和第二卷的作者原序中写道:“我认为这些谈话不仅就生活、艺术和科学作了大量阐明,而且这种根据实际生活的直接素描,特别有助于使人们从阅读歌德的许多作品中所形成的歌德其人的形象更为完备。”
编辑推荐:
*文学巨人留给世界的永久回响
*美学家、翻译家朱光潜先生经典译作
~~~~~~
我想,学术风格与人品、人格以至人生态度,学术的客观性与个体的主观性,大概的确有些关系。朱先生勤勤恳恳,数十年如一日地写了特别是翻译了那么多的东西,造福……于中国现代美学……这是我非常敬佩而想努力学习的。
——李泽厚
朱光潜先生著作等身,译文浩繁,西方文艺批评史上、美学哲理史上的几乎所有重大问题,所有名家经典,他无不涉及。只要进入这个领域的每一个地区,都能看到这个思想者——一个小老头的身影坐在那里,握着拳,支着下颌在进行思考。
——柳鸣九
~~~~~~~
本书记录了歌德晚年有关文艺、美学、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宗教以及一般文化的言论和活动,它们切近人性与真理,虽穿越时空的隧道而仍显得鲜活。他对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学的好感,他对于基督教《圣经》的高度评价等等,均见之于此书。爱克曼的这本《歌德谈话录》是研究歌德的重要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在文艺方面,它记录了歌德晚年的最成熟的思想和实践经验。
德国杰出的近代诗人歌德在西方文学界一直享有极高的盛誉和威望,他在有限的一生里孜孜不倦创作了众多不但优秀而且令人高山仰止的作品,从二十二岁写出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轰动全欧开始,直到晚年才最终完成的《浮士德》第二部,歌德达到了西方文学史上与但丁、莎士比亚相齐名...
评分临终时,歌德对身边的人说:“打开窗户,让更多的光进来!”歌德的伟大就像阳光,平凡而切近,但又无处不在。他有穿越时空的预见性,宏大开阔的世界眼光,以及百科全书式的智慧,这样的光辉照耀着时代。由于对法国大革命的怀疑和疏远的态度,歌德晚年曾是民主激进派攻击的对象,...
评分“有些弊端我们暂且别去碰,好让人类保留一点继续发展自身力量的依托。”(见1830年10月20日谈话) 这句话非常深刻。有时候,社会制度太完美了,在这种制度下长大的人往往就缺乏个性和力量。因为在一个完美、绝对公正的社会里,什么不平都没有,那每个人就无从培养正义、嫉恶...
评分还是不习惯豆瓣的笔记,喜欢按书整理在一起 【1823年9月18日】P4 对写作的建设性意见: 年轻人应先从小处着手,大部头的作品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也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若整体没有把握好,精力就白费了。 年轻人应多采用现成的题材,要有从平凡事物中引出引人入胜的侧面的能...
评分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知识丰产。(P110) 基于对上述观点的极端认同,书中既有我赞同的,又不乏与我个人想法大相径庭的,这里摘录一些,加上个别加以甄别的异议,还有一些有趣的,希望借此管窥这个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巨头。 1、对于青年诗...
歌德谈话录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