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

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彭拥军,1969年生,湖南宁乡人,博士,民革党员,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毕业于厦门大学,师从潘权懋元教授攻读博士学位,进入高等教育学研究领域,现于南京师范大学师从吴康宁教授做博士后研究,专攻教育社会学。

先后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其中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资助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课题1项,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1项,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全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博后基金项目1项,作为主要研究成员参加国家“211工程”等国家和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

出版(含参编)著作和教材《科研论文写作技巧》、《中国教育发展的宁波模式》、《教育学新编》、《心理学新编》等5部。曾在《高等教育研究》、《南京社会科学》、《江苏高教》等有影响的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全文转载。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彭拥军著
出品人:
页数:305
译者:
出版时间:2007-12-01
价格:26.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08872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教育 
  • 社会学 
  • 社会 
  • 历史 
  • 农民 
  • 农村教育,社会流动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从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出发,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上,探讨了1977年高考恢复以后到2006年这一段时间内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的情况。作者认为,高等教育所实现的农村人口向上的社会流动,不但使大学生本人合理合法地进入中国的政权系统或专业技术领域,实现了自身地理意义和地位意义上的社会流动,而且还意味着下一代身份和地位的转变。而农村的熟人社会形态移植了乡土社会的关系网络,产生了广泛的伴随性社会流动,给农村社会流动带来了深刻影响。与此同时,官本位和单位制使本来应该具有异质性的现代社会结构由于人为作用而呈现出许多同质性,加上人才竞争机制等因素的出现,使得教育筛选,人事筛选、市场筛选和政策筛选同时对农村社会汉动产生作用。因而,高等教育实际上是把个人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国家对政治控制的需求统一了起来。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博士论文改的

评分

博士论文改的

评分

博士论文改的

评分

博士论文改的

评分

博士论文改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