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纪以来,消费主义的大潮让人无法独善其身,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构建身份认同的渠道。本书紧扣“消费”这一线索,讲述了20世纪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诸多变化。在20世纪历史光影的诡谲多变中,购物和消费主义如何把这个古老的国家改造成今天的模样,消费者的集体面孔又是如何被一次 次地篡改与重塑。本书重新梳理了这背后繁复纷乱的历史线头与社会群像。
作者认为,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之外,还隐藏着一个小体量的历史,它真实而琐碎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隐藏于每个家庭的锅碗瓢盆里,潜伏于我们目光无法达及的晦暗幽深处。由这些历史细节编织而成的,是消费主义在中国“本土化”的历史进程。每个消费者都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他们在购物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并改变着这段历史。
孙骁骥,80后,财经作家,国际金融理财师CFP持证人,毕业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常年致力于经济史和财富管理的研究。“腾讯•大家”、“百度•百家”、“雪球财经”、“金融界”等媒体专栏作家。著有《致穷:1720年南海金融泡沫》,随笔集《不列颠笔记》等书。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9/01/14/%e8%b4%ad%e7%89%a9%e5%87%b6%e7%8c%9b/ 购物凶猛:20世纪中国消费史 孙骁骥 / 东方出版社 / 2019-2 子扉我 2019年早冬 季风异次元空间二世 原载回响工作室微信2019年1月15日,发表时有改动 [1] http://www.199it.com/archives/80...
评分 评分现代的人类是以购物和消费来获得存在感的物种,国人尤其如此。 你同意这句话吗?还是迫不及待地准备激烈反驳? 先别急于表态,且听我说一段自己的经历。 许多年前,逛名牌店对我来说是件颇有压力的事。彼时,年轻的我对于名牌的品鉴标准尚未建立,消费的“层级”还显得稚嫩。当...
评分 评分对我个人而言,写作这部书稿的过程可谓体力与脑力的双重折磨。以至于当书稿经过反复修改终于完成之际,我立即飞奔到所在城市的大型购物中心,开启了疯狂的“买买买”模式,刷爆了信用卡,以此作为对长期写作压力的舒缓和情绪释放。 平心而论,我实无资格去批评今天的消费主义,...
内容是中国商业近代史而非消费主义洞察…有点枯燥
评分书本中的内容太久远了,现在的人没有几个能体会当时的情况,更别说可信度了。
评分以为会是一本剖析消费主义形成的书,结果却是大量引用和罗列商业历史、故事,而且大部分都是已经为大众所熟知的,啰嗦半天并没有多少作者自己的观点输出,略差
评分以为会是一本剖析消费主义形成的书,结果却是大量引用和罗列商业历史、故事,而且大部分都是已经为大众所熟知的,啰嗦半天并没有多少作者自己的观点输出,略差
评分作者在后记中说「我试图说明我们现在大致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历史阶段和社会形态之下,这种社会形态是由什么演变而来,支撑它的基础又是什么,它可能会对人施加何种影响,又将把我们带往何处去」。我想读这本书也是冲这样的主题去的。以消费主义冠名的书,即使歌颂,也不得不多少涉及这些问题。可惜文不对题,大量商业发展史,企业家小传,各时代的广告描述,甚至政治政策,消费行为和消费主义面目模糊。很多段落恍惚在读吴晓波的书。皇皇三十八万字,删到三分之一会更好,不过也好的有限。想做通俗读物,第一不够有趣,第二太长,第三注释太多。而这些注释又入不了学术圈的眼,何必加上。而且作者对消费主义立场暧昧,一部没有态度的书探讨消费主义是不可想象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