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的黄昏 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思考

偶像的黄昏 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思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者:[德] 弗里德里希·尼采
出品人:新经典文化
页数:212
译者:周国平
出版时间:
价格:39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0219249
丛书系列:周国平译尼采系列
图书标签:
  • 尼采
  • 哲学
  • 德国
  • 西方哲学
  • 经典
  • 理论
  • 德国文学
  • 解构主义
  • 偶像的黄昏
  • 哲学思考
  • 存在主义
  • 自我反思
  • 现代困境
  • 工具理性
  • 人文关怀
  • 批判思维
  • 个体觉醒
  • 黄昏意象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偶像的黄昏》是尼采的晚期著作,出版于1889年,整理自他为《权力意志》一书准备的部分笔记资料。本书由十组凝练而犀利的札记、格言组成,涉及道德、理性、文化批判、美学等问题。尼采立足于生命来分析和评价道德,批判精神的权威、思维的痼疾以及在他看来违反人性的一切命题。他用尖锐犀利的言辞嬉笑着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先贤拉下神坛,重估一切价值。

编辑推荐

★ 尼采重估一切价值之作,向永恒的偶像——道德和理性宣战。

尼采是一个著名的偶像破坏者,他说的偶像主要是指道德和理性。尼采认为,自柏拉图以来,道德始终被视为最高的价值,对人心有最大的支配力量,“在地球上找不到比善和恶更大的权力了”。他立足于生命批判反自然的道德,清除罪与罚的概念,确立生成的无罪。

★ 提出一个全新的、根本性的认识:不存在“真正的世界”,挑战传统形而上学二分模式这一“西方哲学最久远的错误”。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一直坚持世界的二分模式,即认为感官所触知的变化不居的世界是“虚假的世界”,理性所把握的

永恒不变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在尼采看来,这是西方哲学最久远的错误,他从道德偏见和理性崇拜两方面揭示了这一虚构的根源,得出结论:只有一个世界,它是现象世界也是实存世界。

★ ★“用铁锤提问”,嬉笑着将先贤拉下神坛。

尼采自诩为不合时宜者,高调地不与世俗时见为伍,尖锐地批判精神界的权威与偶像。他并非要用铁锤把偶像击碎,而只是“用铁锤提问”,他自信窥破了这些偶像的秘密,它们里面空无一物,只是靠了人性的弱点才成为最唬人的偶像、被奉为最高的价值,其实并无价值。

★ 哲学家周国平翻译并撰写长篇导读,带你读懂原著。

著名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国平是国内研究尼采的权威学者,译文准确、优美、流畅,再现尼采的诗意和激情。近2万字的长篇导读,详解主要观点和本书写作背景,带领读者读懂原著。

★ 凝练而辛辣的格言文体,“用十句话说出别人用一本书说出的东西——说出别人用一本书没有说出的东西”。

★ 尼采的批判精神在20世纪初传播到了日本和中国,影响了以鲁迅为代表的一批新文化健将。

★ 在《悲剧的诞生》出版17年后,重新明确定义了酒神精神。

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尼采 (1844-1900)

德国哲学家,他的思想对西方现代哲学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著作有《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善恶的彼岸》《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

当代著名学者、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灵魂只能独行》《爱与孤独》等,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译著有《悲剧的诞生》《偶像的黄昏》等。

目录信息

总序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尼采?
译者导言:向道德和理性宣战
一、关于《偶像的黄昏》
二、立足于生命看道德
三、本体世界是理性的虚构
四、时代的批判
五、美学的洞见
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思考
前言
格言与箭
苏格拉底问题
哲学中的“理性”
“真正的世界”如何终于变成了寓言
作为反自然的道德
四种大谬误
人类的“改善者”
德国人缺少什么
一个不合时宜者的漫游
我感谢古人什么
铁锤的话
重要语词译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很多人认为尼采思想是法西斯的理论基础或者说指导思想,其实某种程度来说也对,人世并无确定的法则,不论是自欺欺人的基督教还是作为稳定社会的伦理学。这些不过是给那些未醒之人制定的行为准则或者画的饼而已,而实际上人生哪儿有什么确定性可言,不过是屈从于人的动物性和种...  

评分

评分

尼采对“灵魂的宁静”有很经典的剖析——“可以是一种丰盈的动物性向道德(或宗教)领域的温柔发泄。也可以是疲惫的开始,是傍晚、形形色色的傍晚投下的第一道阴影。也可以是空气湿润、南风和煦的标记。也可以是不自觉地为消化良好而心怀感谢(有时美其名曰‘博爱’)。也...  

评分

尼采,谋杀上帝的罪人,他缓缓地将匕首扎进禁忌之地,然后微笑的看着自己的杰作。轰隆一声,上帝的巨大身躯倒塌,恐慌与不安迷茫笼罩了灰头土脸的人群,尖叫,咒骂一时间响彻大地。这个癫狂的疯子啊,他否定一切价值,将群众的咒骂是当作鲜花,把大众的仇恨看成甘露,依然醉...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好有趣,笑死我

评分

立足生命意志反形而上学。否认苏格拉底以来对理性的追求(虚伪和误释的“道德”),替代以个体生命的能量(创造力与生存状态)。否认人类先验的本质及理想的(道德)目标,将人归于敞开的命运片段。否认审判及审判者,确立生成的无罪。

评分

差不多划满一整本的书

评分

16岁读的哲学著作啊 现在30了 应该再看看

评分

Easter break的反基督读物(无意冒犯,默念一百次生命问题没有绝对真理只有价值判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