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杂说

易经杂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世界语出版社
作者:南怀瑾
出品人:
页数:360
译者:
出版时间:1996-04
价格:14.4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520202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传统文化
  • 南怀瑾
  • 国学
  • 国学国粹经典传承
  • 哲学
  • 2012
  • 易经
  • 周易
  • 哲学
  • 文化
  • 传统文化
  • 玄学
  • 命理
  • 预测
  • 经典
  • 中国传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作者南怀瑾先生是精通易理的海外著名国学大师。该书深入浅出、平易近人,通过讲解《易经》而阐明世事,把高深的易理讲得通俗易懂,既有异于古今学者的妙悟胜解,又综罗百家精要,成一家之言。此书告诉了我们学易的捷径与秘诀。

作者简介

南怀瑾(1918年- ),国学大师,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其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乐清南宅殿后村,20世纪80年代末筹资兴建金温铁路,并于1998年建成通车。现居江苏。

南怀瑾是许多想进入中国传统文化人的捷径,对无法直接了解典籍的人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引导者角色。南怀瑾的言谈生动有趣、吸引听众,可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实代言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与普及的作用功不可没。人们尊称他为“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学家”“禅宗大师”和“国学大师”。他一度名列“台湾十大最有影响的人物”,并使中国大陆的许多人由西方哲学转入东方文化。代表作品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等,其中刊正了许多以往对传统文化的误解。

在台湾则多由佛道入门(崇拜者大多数为佛教众),佛教学方面著作如《金刚经说什么》《圆觉经略说》《如何修证佛法》《药师经济世观》,南怀瑾可说是密教准提法在台湾香港的重要推动力。

道家方面,南怀瑾的书籍在命理及中医学亦扮演不可缺的首阶,如《老子他说》《庄子諵哗》《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述》等。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读南怀瑾先生的《易经杂说》还是比较失望的,一开始对于“易”的浅谈还是做了很多标注,把许多讳莫如深的哲学思想口语化我觉得对于文化的普及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学术严谨上,我们讲本土生根的宗教哲学文化也要说个历史渊源,而去谈外来文化譬如佛教,我们就一样得去遵循其文化...  

评分

发表于 2010-04-30 23:50 南怀瑾先生自称所述与常人有异,或言与正统阐述所不同,实则未必,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已。如观一部《菜根谭》,被儒解、道解、释解的版本颇多,究其根本不过一笔记而已,如严氏家训差不多,内容更杂一点,范围更广一点——更何况上古三大奇...  

评分

易经包括了三个大原则:就是一、变易;二、简易;三、不易。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所以人生的一切,看《易经》只有四个角度,吉凶悔吝。 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六支之动,三极之...  

评分

南怀瑾的这本易经,给不了解易经的人一个入门的捷径。读过了,知道这本书大概在讲什么了,这点是做得很好的。不过书中有的观点,说易经是如此高级,我们人类的脑子想不出这么聪明的一本书来,应该是史前文明的结晶。。。之类,看着恍然觉得自己穿越了,周围所在的并非人间,易...  

评分

南先生在书中说过一段话,大致意思是这样的——他认为在易经出现前,一定存在过一类高智慧的生灵,他们的智慧结晶就是《易经》,让我们再来研究他,放任四海而皆准。 一直想等到自己心智成熟的时候再读《易经》,等到现在,友人推荐南先生的这本书,读到50页的时候,还...  

用户评价

评分

茶余饭后

评分

茶余饭后

评分

《易经》在中国文化中被誉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学问之源流。作为中国人不可不了解。怀师的讲解为一般人开启了周易的大门,也为进阶者指出了方向的依归。

评分

《易经》在中国文化中被誉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学问之源流。作为中国人不可不了解。怀师的讲解为一般人开启了周易的大门,也为进阶者指出了方向的依归。

评分

《易经》在中国文化中被誉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学问之源流。作为中国人不可不了解。怀师的讲解为一般人开启了周易的大门,也为进阶者指出了方向的依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