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內容為〈錢穆賓四先生行誼述略〉與〈從師問學六十年〉兩篇文章。前者以錢先生自撰《八十憶雙親》與《師友雜憶》為素材,稍加增補,參以作者對於先生治學之認識,貫串述之,以見先生治學意趣與人生境界。後者所述師長雖不只錢先生一人,但主要內容,係作者自述五十年來接受錢先生教誨薰陶之經過,撮錄不少錢先生談話與信札,內容精要,多為先生述作所未及者。文中亦帶敘錢先生與作者師生情誼,並時見作者人生意境與為學旨趣。
故本書既是錢先生傳敘,也是作者治學回憶錄,可和作者前作《治史答問》、《治史經驗談》合看。
1937年夏天,中学毕业的严耕望与同学结伴来到武汉,向三大学(中央、武汉、浙江)联合招生会及中山大学招生会报考。希望从人类学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史的他本以人类民族学方面见长的中山大学为第一目标,却不想一到珞珈山便为武汉大学宏伟的校舍与幽静的自然之美所吸引,...
评分1937年夏天,中学毕业的严耕望与同学结伴来到武汉,向三大学(中央、武汉、浙江)联合招生会及中山大学招生会报考。希望从人类学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史的他本以人类民族学方面见长的中山大学为第一目标,却不想一到珞珈山便为武汉大学宏伟的校舍与幽静的自然之美所吸引,...
评分1937年夏天,中学毕业的严耕望与同学结伴来到武汉,向三大学(中央、武汉、浙江)联合招生会及中山大学招生会报考。希望从人类学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史的他本以人类民族学方面见长的中山大学为第一目标,却不想一到珞珈山便为武汉大学宏伟的校舍与幽静的自然之美所吸引,...
评分1937年夏天,中学毕业的严耕望与同学结伴来到武汉,向三大学(中央、武汉、浙江)联合招生会及中山大学招生会报考。希望从人类学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史的他本以人类民族学方面见长的中山大学为第一目标,却不想一到珞珈山便为武汉大学宏伟的校舍与幽静的自然之美所吸引,...
评分1937年夏天,中学毕业的严耕望与同学结伴来到武汉,向三大学(中央、武汉、浙江)联合招生会及中山大学招生会报考。希望从人类学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史的他本以人类民族学方面见长的中山大学为第一目标,却不想一到珞珈山便为武汉大学宏伟的校舍与幽静的自然之美所吸引,...
讀之如打雞血,兩代著名學者的師生關係讓人敬佩與羨慕
评分书不错~小册子
评分師生情誼
评分回忆钱穆先生
评分情真意切,感怀不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