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書根據民國73年(1984) 4月最近一版 (第四次修訂版) 翻譯。
2﹒原作經25年不斷修訂改編,發展成目前的形態與結構,內容包括近年大陸考古新發掘的文物。
3﹒中文版增加(a)彩圖202張(全書共計大型彩圖43張,小型彩圖434張)。(b)附錄銅器、瓷器雕塑、書畫基本形式圖錶。(c)中國古文明遺 址錶、歷史總年錶、明清帝王年錶。(d)書法 與雕塑釋名。(e)地圖12幅,線繪76幅。
4﹒這是一本探討歷代中國繪畫、雕刻、建築、器物的發展,包括海內外重要作品,亦是一本研究中國文物的文明史。
因为最近的时间不是很充裕,所以纠错慢慢来。今天偶然翻起来的时候一眼就看到要命错误,忍不住爬出来了。 所以以后会陆续把看到的错误更新。 p124第二段第七行: “龙门石窟中年代最早的昙曜五窟。” 应为 “云冈石窟中年代最早的昙曜五窟。”
評分纵观史书我们不难发现,对历史的不同书写取决于书写者的身份和立足点。因此,从很多方面来说,聆听历史上的物品的声音,有时候比翻阅史书能更快也更准确地让我们接近历史的本质。BBC制作出品的《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也抱持着这种观点,“在充足的想象力的帮助下,通过物品讲述...
評分Bronze: By about 1500 B.C. the Bronze Age culture was widely spread over northern, central, and eastern China. P17 Prominent among the officials was the diniver, zhenren, who composed and probably wrote the inscriptions on the oracle bones and interpreted ...
評分 評分因为最近的时间不是很充裕,所以纠错慢慢来。今天偶然翻起来的时候一眼就看到要命错误,忍不住爬出来了。 所以以后会陆续把看到的错误更新。 p124第二段第七行: “龙门石窟中年代最早的昙曜五窟。” 应为 “云冈石窟中年代最早的昙曜五窟。”
這本書的編譯者太有誠意瞭:中文版增加(a)彩圖202張(b)附錄銅器、瓷器、雕塑、書畫基本形式圖錶(c)中國古文明遺址錶、歷史總年錶、明清帝王年錶(d)書法與雕塑釋名(e)地圖12幅,線繪76幅。我覺得曾堉先生完全應該自己寫上一本啊。
评分掃盲
评分不是很好讀,也有些許的小錯誤,不是很推薦剛入門的人閱讀。
评分這本書的編譯者太有誠意瞭:中文版增加(a)彩圖202張(b)附錄銅器、瓷器、雕塑、書畫基本形式圖錶(c)中國古文明遺址錶、歷史總年錶、明清帝王年錶(d)書法與雕塑釋名(e)地圖12幅,線繪76幅。我覺得曾堉先生完全應該自己寫上一本啊。
评分竟然有彆字漏字,把編輯拖齣去!哦不對這還是灣灣的版本。。。內容方麵也並沒有很新鮮的創見,不過也許真要是外國學者以非常獨特的視角來闡釋中國藝術又會覺得人一派鬍言(比如某些細節的確和我的以往認知很不同就覺得作者是不是搞錯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