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史新修

中国新闻史新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吴廷俊
出品人:
页数:594
译者:
出版时间:2008-8-1
价格:58.00元
装帧:平装(16开)
isbn号码:9787309061468
丛书系列:复旦博学·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新世纪版
图书标签:
  • 新闻史 
  • 吴廷俊 
  • 新闻学 
  • 历史 
  • 新闻传播 
  • 中国新闻史新修 
  • 新闻传播学 
  • 新闻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与研究成果,在已出版多本相关著作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一本集大成的中国新闻事业史著作。全书以时间为序,“上编”、“中编”和 “下编”分别叙述了“帝国晚期”、“民国时期”和“共和国时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史,并用“补编”的方式叙述了我国台、港、澳地区1949年以来新闻事业的变迁史。作者认为,“帝国晚期”、“民国时期”和“共和国时代”新闻事业的形态特征分别是“八面来风”、“五方杂处”和“定于一尊”。这是“史实”的一条线。“绪论”和各章“简论”构成了全书的另一条线——“史论”。基于各章史实,本书从媒介生态学的角度,在横向上论述了在中国环境中主要生长出了“利器媒介”、“喉舌媒介”和“官营媒介”;在纵向上论述了中国媒介发展的沿革呈现“承袭型”,发展的动力是“政治推进”,生存方式为“依附生存”。此外,无论是“史”还是“论”,本书对1949年以前的民营媒介和自由主义报刊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本书被方汉奇教授誉为“体例新,内容新,观点新”,“充分地体现了作者的真知灼见”,“开阔的视野”,“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理论勇气”,以及“对整个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的全局的和准确的把握”,并认为此书于“史胆、史识、史才都有所追求,也都有所表现”,“十分难能可贵”。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毫无疑问,这是近年最好的一本中国新闻史。史论结合,以史鉴今,体现了作者非凡的勇气和见识。而史料之丰富,考证之细致,也是当前新闻史学者中罕见的。另外对胡适、储安平的大段而客观公正的论述,也是突破性的贡献。  

评分

我自己猜想,这本书能够出版,肯定经历过一些严格的审查。 看这本书,了解新闻史,我能感觉到作者的一腔热情。最精彩的章节应当属于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闻事业。作为一名有良知的学者,不为君王唱赞歌,难能可贵。作者似乎不是在写新闻史,似乎在向世人哭诉那...  

评分

我自己猜想,这本书能够出版,肯定经历过一些严格的审查。 看这本书,了解新闻史,我能感觉到作者的一腔热情。最精彩的章节应当属于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闻事业。作为一名有良知的学者,不为君王唱赞歌,难能可贵。作者似乎不是在写新闻史,似乎在向世人哭诉那...  

评分

迄今为止观点最为开放,体例框架摆脱革命史观的一本新闻史著作,虽然有不少印刷错误和内容细节冲突,但依然不失为高校新闻史著作中最为出色的一本。尤其是建国后的新闻史讲述,个人以为已经超过方汉奇主编的三卷本新闻事业通史的第三卷,是爱好历史和新闻的朋友们不可错过的优...  

评分

我自己猜想,这本书能够出版,肯定经历过一些严格的审查。 看这本书,了解新闻史,我能感觉到作者的一腔热情。最精彩的章节应当属于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闻事业。作为一名有良知的学者,不为君王唱赞歌,难能可贵。作者似乎不是在写新闻史,似乎在向世人哭诉那...  

用户评价

评分

都是那么乏味。

评分

其实读的时候有点不以为然..不过看大家的评价真高..回头翻出来再认真看一遍吧..

评分

感觉比黄瑚的好。多了自己的观点,少了流水账式的陈述。另外作者严格按照时代划分章节,在章节里再根据不同办报对象(中共、国民党、民营等)编写成几个目,分别阐述其该时段的办报方针和实践,看上去脉络更清晰,感觉比黄瑚的划分更易梳理。还有就是添加了不少对著名报人生平的介绍。考试虽然以黄瑚教材为参考,且考到过“介绍某人生平”的题,但黄的教材中并没有专门罗列,反而在这方面较散乱。最后,作者也是挺敢说的,感觉不是我镰刀党的成员(这是夸)。

评分

读过的最精当、最接近第一历史的新闻史学著作

评分

在看第二遍,很喜欢胡适和褚安平的部分,写的比其他新闻史更有深度,更有人情。但是作为教材还是有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