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克莱齐奥(le Clézio 1940— )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新寓言”派主将。在1994年法国《读书》杂志的一次读者调查中,被评为在世的最伟大的法语作家。已出版三十余部作品,包括小说、随笔、翻译等。他的早期作品,诸如《诉讼笔录》、《战争》等,多寻找一种空灵与寂静,人物时常在形式、色彩与物质的海洋中摇摆不定,人和物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而他的后期作品,诸如《淘金者》、《罗德里格岛游记》等,则更关注心理空间,向着自然与人这两个“宇宙”同时进行宏观与微观的探索。他的作品充满人性及多元文化。他始终对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病格外敏感,人类的灵魂似乎在遥远的异乡找到归宿。
《战争》摒弃了传统小说里最起码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着眼点仅在物质的世界。作为有着独立精神、存在于万物之外的人早己不存在。他们对物质的欲求已经超过了这个世界所能负载的程度,这就是战争爆发的根本缘由。每个人的内心都被由欲望而生的贪婪、饥渴、失望、仇恨、绝望挤得满满而终至爆炸。战争无所不在,不但在物质中发生,还在时间中发生,还在灵魂深处精神世界里展开。人类非常可怜,他们几乎无处可逃,物质挤压了他们站立的空间。
在《战争》中,作者的敌人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词语。它无所不在、无法把握,细微得不可触摸,庞大得不见首尾。词语还是他的武器。每一个词语都有自己的力量,在挣扎,在跳跃,在杀戮,不需要复杂的语法结构,不需要严谨的篇章布局。“无所不在的词”,在扼杀思想,在挑起战争,在充当先知,在书写现代的《创世记》。
1 穿行在时间的城市里 前往未可知的命运 可怕的沉寂如影随形 这所谓的生命 是终点还是起点? 当一切猛然而来 当一切生机勃勃、真真切切 就是这样 我们无法抵御整个生命 我不再是孤独一人 这里四面楚歌 梦想? 2 这是一场永恒的战争 无时不在、无处不及 双手所造,肚肠所耗 思...
评分读书笔记23:战争 95年所读高中对面开了家特价书店,午后的一天买的,书店开了几个月就倒闭了。读完不知所云,许多年后,看到勒克莱齐奥得了诺贝尔奖,隐隐想起来读过他的书。 人物只有两个,年轻姑娘bea.b和男性x先生,很难去界定他的性质,他缺乏小说的基本要素,没有完整的...
评分这可是典型的后现代作品,如果说《女人们》我还看到了一点脉络,而本书则依旧没有。仍然是一头雾水的。 也许本书惟一比较容易理解的就是开头那句“战争开始了”。只是这是什么样的战争,到是很令人疑惑。也许对于人来说,自出生就是战争的开始吧,而随着现代物质世界的丰富,战...
评分前后阅读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克莱齐奥的《诉讼笔录》和《战争》,在经历了开头的晦涩之后,终于能够明白作者的一颗对战争的厌倦之心。而这种战争,让我一再的想起那个西班牙人笔下的堂吉诃德。但是和堂吉诃德不一样的是,这次,克莱齐奥所要面对的战争比风车狡诈一千倍一...
评分2008
评分勒克莱齐奥最好的一本?妈的又有人已经把我的灵感用掉一点
评分勒克莱齐奥最好的一本?妈的又有人已经把我的灵感用掉一点
评分我一向对通篇隐喻的书不是很感兴趣,但是这一本,确实功力不凡。头脑里的刀光剑影和城倾国颓,其惨烈晦涩到让人几乎不忍心看下去。
评分四星,没有故事的一本书,也没什么心灵震撼。个人理解和书籍简介不太一样,克莱齐奥是让词语在书中成为读者的敌人。体会到了作者的意图,并为写作能力叹服。这本书的内容像是脑内思考物记录本,写出来很难。这本书也是克莱齐奥对文学形式的挑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