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堂

大教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雷蒙德·卡佛(1938—1988),美国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诗人,美国“极简主义”代表作家,并被誉为“新小说”创始者。

1938年5月25日出生于俄勒冈州克拉斯坎尼镇,1988年8月2日因肺癌去世。

高中毕业后,即养家糊口艰难谋生,业余学习写作。卡佛人生的前一半充满了苦难与失望。失业,酗酒,破产,妻离子散,友人背弃,坠入人生之谷底。晚年文学声名渐高,却罹患肺癌,五十岁便英年早逝。

卡佛的作品风格和他自身经历密切相关,精简冷硬。他不是用天才来写作,而是呕心沥血的写作。卡佛一生作品以短篇小说和诗为主,代表作有《请你安静一下好不好?》《谈论爱情时我们说些什么》《大教堂》《何方来电》等。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美] 雷蒙德·卡佛
出品人:
页数:245
译者:肖铁
出版时间:2009-1
价格:25.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4706001
丛书系列:卡佛作品
图书标签:
  • 雷蒙德·卡佛 
  • 小说 
  • 美国 
  • 美国文学 
  • 外国文学 
  • 卡佛 
  • 大教堂 
  • 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几乎所有评论家都从这本《大教堂》中嗅出卡佛的变化来。在这本创作于1982年到1983年间的小说集中,如果说人物和情节仍延续了卡佛早期作品的灰暗和无法自拔的话,在几篇篇幅较长的作品的结尾,我们可以看到卡佛把自己那扇一直尘封的天窗推开一条缝隙,洒下了一点点光亮。我们仍然可以读到一系列小人物在生活的泥潭里摸爬滚打:重逢恋人被轰出了刚刚借来的房间(《瑟夫的房间》);生活就像坏掉的冰箱里的食物一样腐臭变质(《保鲜》);奔波的人失望地离开,扔下了曾经挚爱的东西(《马笼头》);父亲在痛苦的回忆中,拒绝下火车去见来接站的儿子(《软座包厢》);甚至因耳屎堵住了耳朵而带来的不便和恐惧(《小心》)。交流的匮乏和艰难,成了整部小说集凸显的主题,不管是在父子间、情人间、夫妇间,还是朋友间,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之间,语言和身体的交流成了所有灰暗中最苍白的角落。但在《好事一小件》、《电话来自何方》以及《大教堂》中,卡佛正在步履维艰地一点点“远离那威胁性的模糊,朝着希望而不是恐怖迈进” ,不管这种希望是多么的微弱和渺茫。我们读到了一对刚刚失去儿子的夫妇和一个一直打来骚扰电话的面包师之间的和解;一个酒鬼鼓起勇气,准备拨通妻子的电话;一个男人放下了心理的抵触,在一个盲人的指触下,闭上眼感觉着大教堂。在访谈中,卡佛解释了自己的改变:“我想,现在的感觉更加乐观了一点。当然在大部分小说中,人物的麻烦得不到解决。人们的目标和希望枯萎了。但有时,而且恐怕是经常,人们自己不会枯萎,他们把塌下去的袜子拉起来,继续走。”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希望本无所谓有 书名:《大教堂》 作者:雷蒙德•卡佛 译者:肖铁 版本:凤凰出版集团/译林2009年1月版 《大教堂》出版于1983年秋天,这年春天,雷蒙德•卡佛获得美国文学院颁发的“施特劳斯津帖”,他辞掉在塞热库斯大学的教职,第一次不必再为生计发愁,成为职业作家...  

评分

美国小说家雷蒙德·卡佛大概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他死了这么多年后,在离他那么远的中国,会有一群人正襟危坐钻着牛角尖儿研究他的“极简主义”:为什么用词那样简单,句子如此短小,还有巨大的沉默弥漫其中?哎呀,真是韵味无穷又想不通。在卡佛看来,这事儿特别简单。他穷,工...  

评分

评分

美国小说家雷蒙德·卡佛大概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他死了这么多年后,在离他那么远的中国,会有一群人正襟危坐钻着牛角尖儿研究他的“极简主义”:为什么用词那样简单,句子如此短小,还有巨大的沉默弥漫其中?哎呀,真是韵味无穷又想不通。在卡佛看来,这事儿特别简单。他穷,工...  

评分

1981年2月15日,雷蒙德·卡佛在《纽约时报》一篇谈论写作的文章中写道:“有些作家很有才华,我认识的作家们没有一个缺少才华的。但要说到观察事物独特、精确的方式,以及找到合适的语境来表达这种观察方式,那就是另一回事了。《盖普眼中的世界》(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r...  

用户评价

评分

卡佛大胆减去的更重要的部分是在传统小说中已经炉火纯青的心理描写技巧,人物不会超越人物处境去看待问题,人物只是对隐秘的精神世界轻轻一碰,又跌入一大堆必须要面对的麻烦之中,作者冷静的控制着与人物的距离,绝不自作聪明代人物发言,绝不刻意针砭现实,故事被撕裂成事件,但又不是琐碎的‘生活流’,作者巧妙安排的匠气消失了,它自自然然的发生,然后在小说中终止,在小说之外继续。

评分

2015年第54本:据说,卡佛最早的两部小说集《请你安静些,好吗》与《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其标志性的“极简”风格乃是经编辑戈登•利什大刀阔斧的删改而成的。之前只读过《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从我自身的阅读体验来说,与前者的瘦骨嶙峋相比,《大教堂》确实“骨肉丰满”了许多,这也使我爱上卡佛。卡佛的小说有着浓浓的自传色彩,他笔下那些被生活淹没、被困窘与绝望裹挟的人物,仿佛就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说希望写那种“能见度”低的小说,他从来只是冷静地呈现一次次的举步维艰、走投无路,虽然他有时也会心生悲悯,给予他的人物难得的希望的微光,但他却从不提供任何解决方案,失败,就是他的故事的全部。他的故事总是戛然而止,却余韵无穷。

评分

《大教堂》这一篇是我唯一喜欢的。

评分

不解决人物的最终境遇,不介绍他们之间的关系,没有开头和结尾。就像平平淡淡的生活,谁都没预料它的发生,但它始终发生着,并且悄悄改变我们。

评分

哎 我一开始就觉得他很多都在写他自己。没觉得什么极简主义,倒是他后来的自述 让我很感动。整日过着小资白领般生活的人 是写不出这样现实,且有价值的东西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