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文斯作为一名追求完美的男管家,服务于达林顿府三十余年。在此期间,他一方面尽力使自己成为男管家中的杰出人物,追求这一阶层所特有的“尊严”,同时,他也为此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作者以最能代表英格兰社会和文化特征的男管家为主角,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入木三分地表现了英格兰的政治、历史、文化、传统与人的思想意识。本书是著名英籍日裔小说家石黑一雄的代表作之一,曾获1989年“布克奖”。
石黑一雄曾有多部小说获奖,包括《山影淡淡》(1982)、《浮世绘大师》(1986)、《长日留痕》(1989)以及《不能安慰的人》(1995)。其2000年最新力作《上海孤儿》也已被列入布克奖的候选名单。
好故事决不让人轻易流泪,反之让人轻易流泪的就可评价为不是好故事。为什么这样说呢?我觉得但凡好故事的作者在写作时收敛意味很重,可能是他故意为之,给人制造一种崇敬之感,在读之前就不敢懈怠,不敢藐视;或者好故事的作者本着要让文字优雅的观点,摒弃坏故事大量的情节描...
评分在图书馆弄了本英文版(兰登书屋1990年版,图书馆的只是影印本)对照看了下,英文的看起来没有中文那么拗口。很明显,译者采取的是直译法,在语序上几乎原封不动地贴近原文,并且在遣词用句上追求某种古朴而呆板的风味。试举一例: “……实事求是地讲,今天早晨...
评分好故事决不让人轻易流泪,反之让人轻易流泪的就可评价为不是好故事。为什么这样说呢?我觉得但凡好故事的作者在写作时收敛意味很重,可能是他故意为之,给人制造一种崇敬之感,在读之前就不敢懈怠,不敢藐视;或者好故事的作者本着要让文字优雅的观点,摒弃坏故事大量的情节描...
评分《长日留痕》,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代表作,小说总共18万字,他的语言很好读,情节简单,第一遍看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难懂的文字,但这部小说的玄机就在于越读越觉得故事讲得非常巧妙,而且内容丰富,从各个方面都可以解读。 第一,石黑一雄选择英国男管家史蒂文...
评分合上书页后,我试图去揣摩石黑一雄写这本书的过程。《长日留痕》于1988年出版,那时候他才34岁,也就是说,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他不过是三十岁上下的年轻人。作为一个日裔,他是如何将男管家,英式的隐忍写得如此贴切;作为一个年轻的作家,他是如何写出一本语言优雅、结构...
情感描写太细腻了!!恐怕只有第一人称才能出这种效果吧!!喜欢闷骚型男主的此小说大推荐!!!
评分俺买过,俺读过,俺收藏了……
评分书4星,翻译二星。读完中文本,打算看原版,估计语言会比较晦涩。石黑一雄是一个有着双重文化传承的作家,虽然是日本裔,但他对乔治五世至六世时期英国社会文化的把握实在微妙至极。全书以职业管家史蒂文斯的角度叙述,所有的事件都以回忆和插叙的形式展现,而故事的明线则是其前去拜访前同事女管家肯顿小姐的四日旅程。在史蒂文斯表面冷静,内里却波涛汹涌的叙述与议论下,一种虽淡却强的惋惜之感袭上纸面。对男主角而言,惋惜在于自己最好的时光完全奉献给了偏执的职业理想,自己成了一架不敢追求人伦之情的机器;对于时代而言,惋惜在于一个绅士时代的逝去,时代的大潮将旧日洗刷得只剩蛛丝马迹,只剩下长日留下的遗迹。但似乎结尾有些积极的讯息,或许未死之前,都值得为生命再活一把。
评分噙住被角偷偷淌眼泪,文字又淡又稳,太喜欢这种稳。人把自己拘在小世界中幽静私谈,告诉自己事情是这样发生的。作家淡淡不说话,反而慷慨地让人为自己的着意扭曲辩解,可正是这种淡里滚动着浑然不觉与无能接受之间的场力,回忆里真真假假都不妨有,最后一不留神透了底。
评分终于读完了。淡淡忧桑。史蒂文斯缺乏人性的温情和调侃,他只意识到这是工作上的缺陷需要改进,却没曾意识到这种缺陷影响了他工作之外的个人生活,使他错过了留住最美好的时光。但作为一个男管家,他的身上又完美地体现了尊严。从男主的角度能写得这么细致到位,作者确实功力很深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