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的焚毁

共同体的焚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简介

J. 希利斯•米勒(J. Hillis Miller),哈佛博士,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欧美文学及比较文学研究杰出学者,解构主义批评的重要代表人物。曾任教于霍普金斯大学、耶鲁大学,现为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英语与比较文学系杰出教授。主要代表作有《阅读叙事》(Reading Narrative, 1998)、《小说与重复》(Fiction and Repetition, 1982)、《小说中的共同体》(Communities in Fiction, 2014)、《萌在他乡:米勒中国演讲集》(An Innocent Abroad: Lectures in China, 2015)等。

译者简介

陈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讲师,南京大学英美文学博士。

出版者: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J.希利斯·米勒
出品人:
页数:396
译者:陈旭
出版时间:2019-7
价格:6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5218392
丛书系列:守望者·镜与灯
图书标签:
  • 文学研究 
  • 社会学 
  • 历史 
  • 文化研究 
  • 共同体的焚毁 
  • 文学 
  • 共同体 
  • 文学批评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 解构主义批评代表人物、哈罗德•布鲁姆“伟大的对手”J. 希利斯•米勒力作。

◆ 以文本细读探究卡夫卡的作品如何预言了奥斯维辛,文学如何言说、记忆种族屠杀浩劫,以及深陷“后9•11”政治危机的世界将何去何从。

◆ 二十世纪“共同体的焚毁”湮没了超过六百万的生命,也泯灭了某种田园诗化的历史意识的欢腾。在米勒笔下,文学以言行事,冲破阿多诺立下的写诗禁令,见证策兰曾言及的不可见证之事,并由此指引我们从记忆走向行动。

“奥斯维辛之后,甚至写首诗,也是野蛮的。”

《共同体的焚毁》挑战了阿多诺有关大屠杀后的审美生产的著名言论,主张文学见证极端的集体与个人经历的可能性。米勒在各类文本和现实间构筑起一个本雅明式的异质星丛。从史蒂文斯诗歌中的共同体思想到让-吕克•南希、德里达、德勒兹等哲学家阐 发的共同体理论及相关论述,从卡夫卡的小说到与大屠杀相关的小说,再到莫里森的《宠儿》,从德国当初纳粹上台的国内变化到美国近年的形势走向,米勒辨析关于共同体的主要观点,细读创作于奥斯维辛前后的小说,剖析美国令人担忧的国内外情势,以文学生动的情感特质诠释了共同体的机制与悖反,既为曾经的大屠杀及奴隶制做出见证,也提醒当今屹立于自己的摩利亚山的我们时时肩负个人选择的重任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布鲁姆的做派是贵族式的……米勒则更像美国南方小教堂的平民牧师,他总是驼着背,穿着背带裤,在简陋的会堂里对着信众,语重心长地谈论这个时代阅读中的善与恶。……文学,鼓励我们启程,去进行一次次朝向黑洞的阅读。——但汉松,《以读攻读》 《共同体的焚毁》既是一部文学回...  

评分

虚构作品能见证奥斯维辛吗?这几乎是一个伪问题。然而,如果打开关于大屠杀的评价史和叙事史就会发现,其中的表述和逻辑波谲云诡,很多人对事件本身的态度相当暧昧,远非三言两语能描述清楚。据彼得·诺维克考证,即便是在远离欧陆的美国,人们对大屠杀的态度也一度“冷漠”,...

评分

希利斯•米勒在《共同体的焚毁》出版时,已经83岁高龄,这本杰作证明了老先生的宝刀未老,更显示出他对于坚持一生的批评风格的持守以及基于批评经验产生的自反性焦虑——相比起年轻时,高擎解构主义之旗,单枪匹马闯入“耶鲁四君子”的封神榜,83岁的米勒在这本关于大屠杀叙...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研究历史共同体非常艰深的题材,不过西方文论真心艰涩啊!

评分

只想说,书名取得真好

评分

现代世界最严峻、最痛苦的见证,就是对共同体崩解、错位和焚毁的见证。小说如何能够以自身的书写,为这见证作证,米勒赋予小说施行性的终极使命,为“文学何为”这一问题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评分

在一切灾难前后,并非无人见证。小说呈现了共同体的崩解、错位和焚毁,它不再承载所有的亲近、依恋、安全、家园感,个体在灾异中成为独体,暴露在无限的深渊之中。相连又分离,在迫近的死亡中分享世界。无法言说的言说,怪怖的重影和重复,矛盾的瘫痪,共同体启动的是自毁性的免疫系统,构成疯狂的、梦魇的世界。

评分

关于卡夫卡的部分很吸引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