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动不安的碎片化时代,仍有那么一群人,固守在文学与艺术的深海中孤独潜游,为我们呈现“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尼采语)的范本。
作家、资深媒体人、艺术与昆曲推广者罗拉拉,以她的敏锐与洞察力,透过重重迷雾与乱象,重现喧嚣之下文学与艺术最直击人心的光亮。由此,我们得遇自己的本来面目,心灵或可飞升,或可安放。
解构语境下精神重塑之光,照亮你我平凡的日常。
罗拉拉,知名媒体人、昆曲推广者、南京市文联签约作家。已出版随笔集《像蝶一样的碟》、《旋转木马》与艺术文论《怕——柯军多元艺术探索》等多部图书,其中《遗忘海——跨界艺术笔记》获2014年度“中国最美的书”、2015年海峡两岸十大最美书、金陵文学佳作奖等六大奖项。
在新书《比海更深》的后记中,作者罗拉拉这样说起她为何选了是枝裕和这部电影的名字做自己的书名:“《比海更深》并非他的作品中我最喜爱的一部,却特别喜爱树木希林演的母亲。她寻常无奇的形象也在那个台风夜忽然灵动起来,抓住了你的心。你会忽然明白,她才是主角。” 电影中...
评分在新书《比海更深》的后记中,作者罗拉拉这样说起她为何选了是枝裕和这部电影的名字做自己的书名:“《比海更深》并非他的作品中我最喜爱的一部,却特别喜爱树木希林演的母亲。她寻常无奇的形象也在那个台风夜忽然灵动起来,抓住了你的心。你会忽然明白,她才是主角。” 电影中...
评分我不是一个记性很好的人,也不是一个自信得能主动和别人热络起来的人,我已经想不起,我和拉拉为什么会走到一起,而且是那种成天厮守在一起,一走就是两年,直到她去苏大… 想到前两天,一个年纪比她还大的媒体人说,他当年和拉拉的相识,拉拉说:老克,我们一起玩儿吧!…[憨...
评分这几日小恙,得以卧榻看书——《比海更深》。这大约是作者罗拉拉继《遗忘海》之后的第二本以海命名的文艺访谈了。责任编辑恰是另一位才情内敛、审美品味极高的闺蜜——音像出版社的小素,她俩联袂做书,必是上品。 《比海更深》装帧大方素雅,封面钴蓝加群青(果然是比海更深的...
评分师姐罗拉拉新书问世,《文学与艺术访谈录-比海更深》,封面是深邃的海蓝色,她赠书的那天,我特意做了个有着海浪布纹的书签回礼。 翻开书,熟悉的人与事扑面,《昆曲在南京是怎样成为国剧的》,这是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的讲座题目,时不时的,去给她的讲座做昆曲演唱嘉宾。每次...
很广博的一些访谈录,读之有益,开阔眼界。
评分万象先锋的两场发布会不巧都坐在隔壁,见证两场大型中年妇女自嗨会,讲得没营养也不顺溜,不知道“资深记者”从何谈起。来豆瓣一看果然都是朋友圈捧臭脚式的评论,来个两星提提神,毕竟没啥读者好控评。把我之前的评论都能删,减一星。 2019.9.11追评:不愧是资深媒体人,原来是资深关系网 10分?! 这分虚的不脸红吗我的妈 有这么黑自己的?拜服拜服!
评分罗拉拉的语言是跳跃的,诗性的。即便是在访谈中,这种语言上的特质也表现得非常鲜明。她不纯然是记者的身份,她的人物访谈就是小说,是故事,是诗,是文学本身。她写鲁敏,“红衣配绿鞋,执拗的眼神,是她留给南京的第一影象”。这句倒蛮像她自己。当然,罗拉拉是喜欢蓝色的,否则不会有《遗忘海》,之后再来更深的蓝《比海更深》。我说的是“红配绿”那种视觉上的冲突。初见罗拉拉,无不以为她是位温柔敦厚的大姐,其实不然,她倒正是那位心如比干多一窍的黛玉林小姐。敏感、聪慧,如针尖一样的尖锐的感受感知能力,与温柔敦厚包含的钝感拙意反差甚大,这是一种必须要经过近身探索才能获知的有趣的冲突。而在《比海更深》的后记里,罗拉拉说,她体会到了这种钝感的降临。作为读者,我们但愿她保持着可怕的敏锐,而不要进入潜泳,因为那是读者的损失。
评分她一直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在混乱事务和琐碎生活中保持一种看起来很有弹性的松弛的创作态度,然而,她又是深情的,认真的,言语之间充盈着思索的才气和抒情的诗意。喜欢她的文字,喜欢她丰富坚定的记录与整理,更喜欢她诗意的吉光片羽里所流露出的智性。在这世上,有一些东西,的确比海更深。
评分她一直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在混乱事务和琐碎生活中保持一种看起来很有弹性的松弛的创作态度,然而,她又是深情的,认真的,言语之间充盈着思索的才气和抒情的诗意。喜欢她的文字,喜欢她丰富坚定的记录与整理,更喜欢她诗意的吉光片羽里所流露出的智性。在这世上,有一些东西,的确比海更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