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库切:
南非当代著名小说家,被评论界认为是当代南非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曾两度获得布克奖,并于200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40年出生于南非开普敦,现居澳大利亚。
王敬慧:
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比较文学与翻译方向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澳研中心执行主任。主要从事后现代研究、后殖民研究、多元文化研究、文化翻译研究,是国内比较重要的库切研究,以及澳大利亚文学文化研究方向的学者。译有《后现代与大众文化》《J.M. 库切传》《纳尼亚世界的构建者》《人性记录》等书。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 库切
将《鲁滨孙飘流记》的作者笛福化作笔下人物,重述第一部现代小说
《鲁滨孙飘流记》的主角,只能是鲁滨孙·克罗索吗?
---------------------------------------------------------------
你肯定没听说过我这样的故事。我刚从很远的地方回来。我漂流到一个荒岛上。在那儿我和一个奇男子一起生活。
苏珊·巴顿从一艘船上被抛下后来到一座小岛,遇见了星期五和他的主人克罗索,克罗索虽然亦是遇难来到岛上,却无心回国。克罗索死后,苏珊·巴顿回到英国给作家福写信,希望福将自己的故事写成书,福消失不见,却出现了一个与苏珊同名并自称其女儿的人……
借由书中的角色,库切就写作、讲述、故事的真实性等概念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
一个符合现代审美的偷生者 在库切那儿,不存在刻意地虚构,一切只是按照他的方式和理解去“还原”。在《福》中,主人公作为叙事者是一名女性(要知道,女性在《鲁滨逊漂流记》这部18世纪英国标榜成功男人的小说中所没有的),库切在书中用主人公“苏珊•巴顿”的话解释...
评分有人说读完库切的《福》这本小说,不用阅读福柯、德里达、利奥塔、哈贝马斯、萨伊德、杰姆逊等人的作品,也会对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思潮有深刻了解。我倒是觉得应该反过来说,读过这些个思想家的著作后,再看《福》会有比较到位的把握。比起同样身为大学教授的纳博科夫和...
评分小玩意 | Foe、Friday、Crusoe(福、礼拜五、鲁滨孙) Robinson Crusoe、Vendredi ou les Limbes du Pacifique、Foe应该一起看,会很有趣的。 Daniel Defoe《鲁滨孙飘流记》<Robinson Crusoe> Crusoe拼死也要努力上进回家,努力改造自然,努力铭记时间,努力开化Friday,...
评分一个符合现代审美的偷生者 在库切那儿,不存在刻意地虚构,一切只是按照他的方式和理解去“还原”。在《福》中,主人公作为叙事者是一名女性(要知道,女性在《鲁滨逊漂流记》这部18世纪英国标榜成功男人的小说中所没有的),库切在书中用主人公“苏珊•巴顿”的话解释了...
评分Foe:J.M.库切 关于福 : tips: 什么是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又叫后殖民批判主义(postcolonial criticism)。事实上,与其说后殖民主义是一系列理论和教义的策源地,不如说它是一个巨大的话语场,或“理论批评策略的集合体”。在其中,所有的话语实践都基...
还记得小学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时候完全将鲁滨逊理解成一个成功的拓荒者,一个励志的英雄人物。认识南非之后才发现这是彻头彻尾的殖民主义,库切对其的解构非常犀利。个人认为关于黑人的失语问题,《我儿子的故事》也进行了很好的讨论。
评分需要有理论支撑,目前看来只能从后殖民主义理论或者女性主义切入,可能以后会多点视角。
评分没读懂……
评分没读懂……
评分作者实质上将文字还原了叙事功效,在这部作品中叙事的第一性超脱了意识与逻辑,从而我们看到的是同样的故事以另一种叙事方法排列出的文字。不管作者维护的是女性主义还是后殖民主义的理论体系,作者都是想以后现代的写作方式将自我疏离于故事中心,从而形成漩涡将读者卷入作品本身,这一切的代价就是作者的写作风格日渐模糊,读者们更热衷讨论的话题会转向情节与主题自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