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格纳齐诺出生于1943年,属于欧洲经历了上世纪60年代学生风潮的“68年一代”,1977年他以一部描写文员生活的小说三部曲成名,他的代表作包括《收银员》(1998年)、《给今天的雨伞》(2001年)、《女人、住房、小说》(2003年)等,尤其是最后一部被称为格纳齐诺的自传小说。与其作品中的人物相似,作家本人也深居简出。据报道,他的业余生活就是阅读和散步,而这两个爱好正是他“观察人生”的最好方式。 格纳齐诺小说的特点是对日常琐碎生活的极其细致的描写,因此他的作品在一般读者中一向有“无聊”、“沉闷”的名声,然而在文学评论家眼中,他的小说却是以小人物为主角的“当代德国的心理历史”,出色地描绘出了“日常生活中可笑的荒诞”。
它堪称格纳齐诺的自传小说,描写一个年轻人如何通过观察周遭的世界,而逐渐进入文学的殿堂,批评家认为,这是一部成功的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格纳齐诺将“观察”视作文学创作的出发点,只有通过冷静和细致的观察,作家才能揭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忽视的东西,所以在他的小说中,那些敏感神经质的主人公也都是些出色的观察者。格纳齐诺曾不无自得地说:“灵机一动产生于漫长的观察之中。”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有意识的要写一部小说的文学男青年。他周围的生活像我们每个人一样平凡,琐碎,无聊。他17岁被学校退学,隐藏着自己的文学梦去去观察周围平凡,琐碎,无聊的生活。书中充斥着大量日常琐事描写,“我历数起看得见的东西。杂志,行车图,购物袋,皮帽,橙子...
评分摘自《新浪博客》 作者:Thomas_许 在我的印象中,德国人并不具备幽默和温情的气质,即使这个民族有精益求精的秉性,却很难在情感方面表现出细腻来,直到我看了德国作家威廉•格纳奇诺的小说代表作《女人,房子,一部小说》,读完之后,竟让我生出许多感同身受的怆然...
评分书名让我想到那部Sex Lie&Videotape的电影 查了下发现电影1989原早此书。。。可能有借鉴 彷徨-青春永远的主题 全书贯穿着主人公内心独白 不论恋爱,家庭,工作格格不入感永远困扰着他 全书2/3写得大致清新 温暖 LINDA和文术追求 可以看作主人公生活的经纬线 LINDA的死使主...
评分书名让我想到那部Sex Lie&Videotape的电影 查了下发现电影1989原早此书。。。可能有借鉴 彷徨-青春永远的主题 全书贯穿着主人公内心独白 不论恋爱,家庭,工作格格不入感永远困扰着他 全书2/3写得大致清新 温暖 LINDA和文术追求 可以看作主人公生活的经纬线 LINDA的死使主...
评分怎样读一部小说?读什么样的小说?文学带来什么? 不得不承认,我很喜欢这种内心的小说以及电影,描述的大多数是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琐碎的细节,但是,这里有一位观察者,她敏感的察觉到这些琐碎的存在,并且用她的目光和思维把他们串联起来,添上记忆和幻象,构造了...
这哥们儿的书我从来看不出好来。德文翻译确实不易。
评分一个作家的起步史,充满了个人化的叙述。在对日常生活的流水一般无聊的浅层反省中,在一个个细节化的情境里,作者完成了成长史——作家的诞生,似乎成为了一种必然。
评分和一把伞不是一个水平啊
评分这哥们儿的书我从来看不出好来。德文翻译确实不易。
评分我毕竟不是九零后中二小清新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