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ra Thompson (1876 to 947) wrote what may be the quintessential distillation of English country life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1945, the three books Lark Rise (1939), Over to Candleford (1941), and Candleford Green (1943) were published together in one elegant volume, and this new omnibus Nonpareil edition, complete with charming wood engravings, should be a cause for real rejoicing. The books have inspired two plays that ran in London, and the trilogy has been adapted into a multi-part, long-running television drama series by the BBC. The first series of ten episodes is scheduled to be syndicated on various PBS stations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A second series of twelve episodes, currently being broadcast in the United Kingdom, will follow in the United States shortly after.
弗罗拉•汤普森
1876年出生在牛津郡,英国著名小说家、诗人,她的作品以《雀起乡到烛镇》最为闻名,她自幼生活在乡村,对于那里的生活也十分眷恋。这部小说事实上也是作者根据自己1880-1890年,少年时期在牛津郡的生活回忆而著的一部半自传体作品。原著本是三个独立的作品:《雀起乡》 (1939),《烛镇》 (1941),《烛镇绿里》 (1943),直到1945年才被合并为三部曲集出版。
本文原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e1871870101gk5g.html By 本書中譯本譯者:蔡安洁 《雀起》终于出版了,这是我译的第一本书。 去年八月底交稿,第二天我就离开了牛津,译完最后一个段落,心里空荡荡的。翻译的过程就像是和牛津说再见的过程,因为情深,所以要...
评分牛津郡东北角,有一个藏在一片小小丘林、盛产小麦的村落。因为有很多云雀喜欢在这儿的田野里蹦蹦跳跳,在一排排未成熟的玉米地里筑巢,故村名为“雀起乡”。单是这个村名的诗意和浪漫色彩,在中国地名中是见不到的。我们中国的地名更多的是在姓氏的后面加上“村”、“庄”,或...
评分特别查了下简•奥斯汀和阿嘉莎•克里斯蒂生活的年代,前者生活在18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初,1817年去世;后者生活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1976年去世。关注这俩位女作家的生辰,全因为对英国的乡村场景的全部认识,来自于她们。通过她们的描述,英国的乡村格外田园诗意,...
评分在很多人的心底里面,应该都有一个雀起乡,曾经温柔的单纯的曾经的自己,就住在那里,不悲不喜,珍藏着属于自己的过往。。。 聪慧而勤劳的姑娘劳拉,在雀起乡长大,那里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贫瘠小城,在记忆的笔下,那里的每一盏丁香花都绽放出静静的芬芳。...
评分器物如果摆在商店里,就只是器物。但是当它被人从不同的店家购回,一一陈列在自己家中的时候,你就能从中看出主人的生活品味和人格魅力了。我看戏,喜欢关注细节。
喜欢那平实的语言呈现的琐碎生活,共鸣与现代进步吞噬的古老文明,生活习惯,观念,让人不禁要思考,这究竟是进步还是毁灭
评分温情脉脉的小书~满满的感动
评分十九世纪末英国乡村生活全景
评分温情脉脉的小书~满满的感动
评分十九世纪末英国乡村生活全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