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上台前后我的生活回忆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回忆录 历史 德国 卡尔•洛维特 传记 二战 纳粹 哲学
发表于2025-04-15
纳粹上台前后我的生活回忆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好看,有爆料,他是恩斯特 乌德特的中学同学
评分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犹太人问题”,远比二战后、冷战后的普遍政治秩序所宣扬的正确政治理念,来得更为冷峻、深刻、洞悉人性。
评分德国知识界在1933的时候非常麻木的状态。那种要投入“新的德意志未来”的使命感的高蹈,一战期间上过战场和用爱国主义来排犹体现出的意识形态的龃龉以及德国人对此展现的矛盾的态度,卡尔巴特的抵制让人想读一读他的书,对尼采复杂而变化的态度,最后从外貌、语言、习惯、履历、信仰、自我认同都无法辨认出来的完全同化的犹太人遭遇到的事情,让人想到现今世界很多天真的政治理念。
评分料很多,尤其对海德格尔那“又爱又恨”的感觉;文采好,难怪伽达默尔说洛维特是哲人里最会写故事会的,写托斯卡纳那艳阳天写得如痴如醉;犹太人、基督徒、德国人、流民、东渡日本……战争是分裂身份人格的最严酷方式
评分恐惧
卡尔·洛维特(Karl Lowith)犹太裔德国哲学家。1897年生于慕尼黑,纳粹主政时流亡意大利、日本、美国等地,1952年再度回到德国,于海德堡大学哲学系任教至1964年退休,1973逝世。洛维特的知名著作有:《韦伯与马克思》(1932)、《尼采的永恒回归哲学》(1935)、《布克哈特:这个历史之中的人》(1936)、《欧洲虚无主义:对欧洲战争的前历史的考察》(1940)、《从黑格尔到尼采:十九世纪思想中的革命性断裂》(1941)、《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1953)、《海德格尔:贫瘠时代的思想家》(1953)与《知识、信仰、怀疑》(1956)等。德国麦兹勒(Metzler)出版社在其辞世后为之出版九大册的作品全集(1981-1988)。
译者简介
区立远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毕。德国图宾根大学古典语文硕士毕业(拉丁文与希腊文双主修),现就读于该校希腊文系博士班。
《纳粹上台前后我的生活回忆》是洛维特流亡日本期间,为了争取哈佛大学怀顿图书馆的征文奖金而写作的,该次征文邀请德国的流亡者将1933年前后在德国的印象写下。当时可能因为内容不符主办单位期望而未得奖,此份书稿遂也被遗忘多年,直到洛维特遗孀整理遗稿时发现,终于在1986年于德国出版。洛维特在书中记录了自身早年的知识形成与纳粹主政后被迫流亡的经历,除了展现哲学家如何理解纳粹的出现,也让我们看到从德国到意大利、日本各地的知识分子如何面对整个世界的变动。伽达默尔曾说:“洛维特是小故事的大师,这项才能并未因他颠沛流离的生活而丧失。”面对景仰的师长海德格尔与压迫者站在一起,洛维特的叙述依旧锐利清楚。
那些坚持等待先知与救星的人所处的景况,就和流亡时期那些美丽的破晓之歌一样,从伊顿的塞尔山有人长声问道, 警卫,黑夜还有多长? 警卫答道,早晨快到了,但是现在还是黑夜,如果你们想知道,下次再过来。 听到这些话的民族已经问了两千多年,也坚持等了两千多年,他们另人动...
评分只有在时间的进程里,才能找到一个相对清晰的观察角度,来看待我所追求的一切。 ——卡尔·洛维特《生平经历》 我阅读这本回忆录,有着挥之不去的紧张感。如此紧张感,并不是时局变迁、人情暗淡之类的感叹,而是有关一个吊诡的论题,就是说,历史的日常之困,确切的说,...
评分只有在时间的进程里,才能找到一个相对清晰的观察角度,来看待我所追求的一切。 ——卡尔·洛维特《生平经历》 我阅读这本回忆录,有着挥之不去的紧张感。如此紧张感,并不是时局变迁、人情暗淡之类的感叹,而是有关一个吊诡的论题,就是说,历史的日常之困,确切的说,...
评分只有在时间的进程里,才能找到一个相对清晰的观察角度,来看待我所追求的一切。 ——卡尔·洛维特《生平经历》 我阅读这本回忆录,有着挥之不去的紧张感。如此紧张感,并不是时局变迁、人情暗淡之类的感叹,而是有关一个吊诡的论题,就是说,历史的日常之困,确切的说,...
评分只有在时间的进程里,才能找到一个相对清晰的观察角度,来看待我所追求的一切。 ——卡尔·洛维特《生平经历》 我阅读这本回忆录,有着挥之不去的紧张感。如此紧张感,并不是时局变迁、人情暗淡之类的感叹,而是有关一个吊诡的论题,就是说,历史的日常之困,确切的说,...
纳粹上台前后我的生活回忆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