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爱伦堡(1891-1967)苏联作家。1910年开始文学创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战地记者。十月革命后曾参加苏维埃政府工作。
1921年后以记者身份去德、法、比等国。在国外十多年中,写了众多作品。
30年代回国后,在卫国战争中任军报《红星报》战地记者。著有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暴风雨》和《九级浪》等。1954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解冻》在苏联文艺界引起巨大震动。后用五年时间写成长篇回忆录《人·岁月·生活》,于1960年开始陆续发表,在苏联及西方引起强烈反响和激烈争议。此书被誉为苏联 “解冻文学”的开山巨作和“欧洲的文艺史诗”。
五折买下了这套书,很高兴;读了之后才知名不虚传。 以诗作评,尽在不言中: 我遥望 曾卓 当我年轻的时候 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 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
评分 评分在读此书之际,一个远亲去世了,前一天还在散步,三十小时左右就离世了。想到元旦去世的二舅,几乎如出一辙。我不由内心五味沉杂。人生是什么?人活的意义是什么?真是说不清楚。 爱伦堡经历的时代是人类最动荡的时代,欧洲“黄金时代”的尾声,二次大战,俄国革命。而他又不是...
评分最初听说爱伦堡,还是在"文革"初期的少年时代。当时的大批判经常提起他的小说《解冻》,斥之为"苏修""反斯大林"的代表作,是株大名鼎鼎的"大毒草",以致"解冻"后来一直成为"某种思潮"的代称。但几年后,他的《人.岁月.生活》中文节译本却在一些青年中"热烈地"悄悄流传。"热烈"...
评分最早知道这本书是几年前在国内一位摄影家的书中,当时对书名有种很特别的感觉。后来在北岛、黄永玉等人的文章中不断的看到它,感觉这是一本在艺术圈中很流行也很被推崇的书,随之也就产生了想看的冲动。今年终于买到了它,一读之下果然不同凡响。 这本书是前苏联作家爱伦...
很早以前读过。
评分#201706#最后一部,读得粗略。涉斯大林,涉中国部分细读。至此,读毕六卷本用了将近一个月时间。收获没预想的多。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
评分第六部。冷战见闻居多,还是小心翼翼没有多提大清洗。终于刷完了,扫描版两千多页,要瞎=-=
评分从今年3月开始看第一部,到昨天为止差不多刚好半年的时间。
评分从今年3月开始看第一部,到昨天为止差不多刚好半年的时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