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韦纳(Eric Weiner),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驻外记者,曾获斯坦福大学骑士学人奖。
自打记事之日起,韦纳就想做一名驻外记者。1993年的一天,好运突然降临,快到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美国国家广播电台将他派往印度,成为电台第一个驻印度的全职记者。于是,韦纳在新德里度过了生命中最好的两年,报道了从黑死病爆发到经济改革的大小新闻。之后的十多年中,韦纳的足迹遍布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尽览各地的伤疤与疮痍,发回无数条“不幸地域的不幸人与事”的新闻。他几次造访萨达姆侯赛因当权时期的伊拉克,2001年又亲眼见证了塔利班政权在阿富汗的垮台。
于是,他决心游历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讲述另一面的故事。他的幸福之旅历时一年,长达十站,有趣有味,且收获良多,其成果尽在这本名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的旅行散记之中。
如今,结束他的世界之旅后,韦纳住在华盛顿,在家中的客厅与厨房之间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陪伴他的是妻子、女儿、以及家中那只日益增重的肥猫。他(此处指作者,非指该猫)无怨无悔地爱着寿司,金枪鱼寿司尤甚。
《纽约时报》畅销书
Borders原声奖图书
Barnes & Noble发现新人奖图书
BookSense 杰出图书
一个美国记者,
手持幸福指南针,
游走世界十国,
从地理到心理,
绘就一幅色彩斑斓的幸福地图。
寻找《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也许一路曲折,但很高兴你没有迷路。
这本书是旅行手册吗?没错,但又不全是。纵观这趟历时一年的探索之路,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一本思想的游行手册。我游历世界,希望凭一己之力解决这个时代的一些迫切问题:幸福生活需要哪些必要因素?为什么有些地方比其他地方幸福?地理如何造就我们?飞机为什么不能供应像样点的午餐?
这本书是新闻报道吗?并不全然。可以说它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变体。像我这样的驻外记者,喜欢出访一些不幸的国度(如伊拉克、阿富汗),采访那里不幸的民众(如难民、战争孤儿)。但有时,这些故事也会让人心情低落。因此,在这本书中,我像任何一个普通人一样,寻找的是世界上不曾为人发现的幸福国度,那些正用自己的方式追求幸福的国家。
这本书是励志书籍吗?算是吧,但它并非庸俗的读物,也不是什么心灵鸡汤,只需翻翻书页答案便唾手可得。这本书能带给你全新的阅读体验,你也许会反复咀嚼某些语句,也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启示。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往往有大智慧闪现。
说到地方,这也正是此书的中心:地方、地点、地理,它们如何塑造我们、定义我们。我相信,换一个地方,也就换了一种人生。
我建议,将这本书作为你们幸福旅途的第一站。请系好安全带,一伺发令枪的轻烟冒出,便马上加入寻访幸福的旅行吧。也许路途会有颠簸,食物会不合胃口,但我保证,沿途风景一定壮丽,你必定不虚此行。
——埃里克•韦纳
幸福与地理的关系,向来虚无缥缈,也捉摸不定。而埃里克•韦纳,这个自诩为牢骚鬼的、有些忧郁的美国记者,却勇敢地踏上了为时一年的幸福之旅,并写下了《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 《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出版于2008年初的美国,不仅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还被多家...
评分我算过,读一百页书,大致需要花掉两个下午的时间。这也是如今很多人集中精力,只做一件事的上限所在。如果能抓住春节这弥足珍贵的几天假期,读些有营养的书,诚实地和自己独处一段,是不是有可能走上获得幸福与存在感的一条快速路? 不妨回想一下:起初,我们都习惯于毕恭毕...
评分在不丹,国民幸福很重要。 仅仅是这么一个理念,在很多人看来,就比钢铁森林更具魅力。 经济的落后,文化的差异,物质的匮乏,都无法掩盖住笼罩在这个神秘小国上的光环。获得内心的平静,而不迷失于物质的洪流,这似乎是获得幸福的秘诀。问题是,内心的平静似乎总是可遇而不可...
评分刚刚看到书的名字是我就特别想看,翻开书的第一页,我就知道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就是自个家。而且觉得作者分析幸福指数的角度很有道理,以前想不到政府跟自己的幸福有什么关系。有种错觉:好像一个结的婚的男人还在外面飘呀飘呀,飘到累了就回到媳妇身边了
评分幸福与地理的关系,向来虚无缥缈,也捉摸不定。而埃里克•韦纳,这个自诩为牢骚鬼的、有些忧郁的美国记者,却勇敢地踏上了为时一年的幸福之旅,并写下了《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 《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出版于2008年初的美国,不仅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还被多家...
随着作者的文字,了解了这个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增长了见识,有些许共鸣,引发了思考,知道了曾困扰我的问题所在,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发现某些国家风土人情真实环境并是我想象中的那样令我向往。原来还觉得自己不是很幸福,可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体会了短暂而又真实的幸福感,很享受读这本书的过程,因为这本书,我感觉我的心态都变好了,很神奇,不知道为什么。
评分有让人回味的力量
评分幸福太奢侈。但幸福也有适应性。
评分不知道是谁加的励志标签,这只是一个记者写的主题性游记而已。作者说自己抑郁,这是他在书中不断调侃的原因么,对生活很敏感。不过在机场什么的想象即将飞往世界各地人们的故事,是很奇妙的体验。旅行可以改变人,不过作者也说,“我们也许今天还很幸福,但明日一到,又开始追求更幸福的地方,更幸福的生活。就好像所有的选择都摆在台面上,可以随时更换,而不用从一而终。在我看来,这却再危险不过。如果总是一脚踏在门外,时刻准备离开,又如何去爱一个地方,爱一个人。” 我承认,看到这里,膝盖中了一箭。
评分幸福太奢侈。但幸福也有适应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