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名在文学史上被视为京派的代表作家,其小说以"散文化"闻名,对沈从文、汪曾祺、李健吾、何其芳、李广田等作家均产生过影响,堪称"作家的作家"。其诗论、佛论也有很大影响。解放后主要从事研究工作,涉及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美学、语言学等,其中杜甫研究、鲁迅研究在"文革"前就产生重大影响。
本书共六卷,分上下两编,以国共易手为界,上编为作为作家的废名的创作;下编为作为学者的冯文炳的著述。上编收1922至1948年间的作品,下编收 1949至1964年间的作品。上编以文体划分为小说、文、诗、论四类,各类依时间顺序分辑;下编基本以研究对象为分类标准。本书是新文学中除《鲁迅全集》以外唯一全面整理的作家集,所采用的底本基本为初版本,体例是全部依底本排印,底本有错依校本改者出注,底本不误校本误者不出注。废名作品散佚极为严重,以往从未出版过能反映其全貌的集子。经过多年艰苦收集,本集中新发现的文本约占三分之一。全书历时十二年,校勘作者身前所有版本,对废名作品的研究者、爱好者及文学写作者、爱好者均是一个福音。
分集情况: 1、以解放为界,分上下两编。 2、第一集,第二集——小说,包括三个短篇小说集,三部长篇,和一些未入集的小说。 3、第三集——散文、新诗。 4、第四集——诗论、佛论,解放后古典文学研究。 5、第五集——鲁迅研究。 6、第六集——新民歌研究与创作、汉语研究、美学等。附录。
2年前之前咨询北大出版社,说是计划再版,但王风老师要求严格,校订认真,不知道现在情况怎么样了?后来再问出版社,就再也没有答复了。 刘绯译版《瓦尔登湖》也是,永远在计划中,永远在再版的路上,千呼万唤就是不出来 市面上一堆复印的,要不就是价格高达两三千。 有没有了...
评分体会他的意,发现他的美 ——记废名 文| 张素闻 废名原名冯文炳,单从废名这两个字,就知道他心内的佛意。他是北大英文系的,却写出了最中国的小说。汪曾祺曾说,废名的小说是中国式的意识流,有李商隐的天马行空与温飞卿的轻艳。 因此,废名的小说不能简单地归之为将散...
评分在1949年前中国有两个怪人,一个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熊十力,一个是莫须有先生的化身废名(冯文炳)。大概在1948年夏日,他们两位都住在原沙滩北大校办松公府的后院,门对门。熊十力写《新唯识论》批评了佛教,而废名信仰佛教,两人常常因此辩论。他们的每次辩论都是声...
评分我以前总觉得自己能成为一忒牛的作家。我从很小就写很牛的东西。我以前常被说文笔老辣。 我一直等待我能遇见一个很好的故事,有跌宕起伏,有悲,有喜,有冲突,有激情,有流浪,有悲愤,有幸福。我以为随着我成长我会遇到这个故事。我等战火,如果等不到战火,我等妻离子散,...
评分完全的诗 ----《谈新诗》读后 废名举了他的两首诗,一首《妆台》,一首《小园》,略作解说之后他说:“那么我现在以一个批评家的眼光来分析,前一首《妆台》里面的镜子,与这一首《小园》里面的坟都是一个东西。这两首诗都是很有特别的情诗。不但就一首说...
看了第一集,并且只看了散文部分。
评分不打分。曾经抱着一种执念,觉得建国前那些作家废名和沈从文算是我读得不多但也喜欢的。而我产生这种判断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一篇竹林的故事。当然,现在我读了他的文集其实挺失望的。当然,既然我有着此种心态,打了分可能倒显得唐突。不过难不成我对某非知名末流985的前辈们一点好感都打不起来吗?
评分读了上编小说、诗、文、论,翻了建国后的古诗和鲁迅研究部分,最有意思且最受益的,是《谈新诗》和《一个中国人民读了新民主主义论后欢喜的话》。对于后者,冷霜16年文因对“革命”无感,故放大了废名的“不安”,似可商榷。废名算是自我改造非常成功的例子,其间的历史和思想意涵还可深挖
评分纯真
评分刚刚读完《桥》,这样前面将近四卷就至少顺过一遍了。后两卷是建国以后的讲稿,明年再说。废名好,一是才情好,二是诚实恳切,现代文学作家里有深度的就不多,有深度而又愿意讲的更少,他是最好的入口。以后要推荐我的学生读。这是我老师用心编的书,读过了恍然有一种“难怪我会在这里”的感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