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欧梵,哈佛大学教授,1939年生于河南,后随家迁台湾。1970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专攻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著有中英文著作《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铁屋中的呐喊》、《西潮的彼岸》、《浪漫之余》、《中西文学的徊想》、《徘徊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现代性的追求》、《上海摩登》,随笔集《狐狸洞话语》、《世纪末的沉思》等。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李欧梵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303
译者:王宏志
出版时间:2005-09-01
价格:2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148858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李欧梵 
  • 现代文学 
  • 文学评论 
  • 文学 
  • 现当代文学 
  • 文学研究 
  • 浪漫 
  • 中国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一书中用维特典范及普罗米修斯典范(维特代表“消极的、伤感主义的”,普罗米修斯代表“动力的、英雄式的”),确把五四文人的气质及形象勾划得非常清楚,给了我们相当完全的写照。但如能同时探讨传统文化美感领域如何在下意识中左右了他们所建立的形象及运思习惯,则更可深入当时文化衍生的幅度。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首先承认我其实还是一个俗人,所以不可避免的对书中讲到的一些可能不怎么大雅的东西十分感兴趣。比如书中讲到郭沫若私生活的一些故事。在后记中看到这本书的主译者王宏志先生讲他年轻的时候看这本书也有同样的兴趣点。顺便提一下最近正在看的王宏志的另一本书,《鲁迅与左...  

评分

大概是限于相关研究的不够充分和材料的尚未完备——论文完成于1970年——李欧梵的这本成名作的注释显得格外简洁,就像他的汉学家同行所常做的那样,这本书的主体部分是他基于一个有趣的命题所进行的阐发与引申性的论述(而不是像国内的很多文学史一样,是政治教条和革命术语下...  

评分

熟悉了老掉牙的意识形态的教材以后,一直以为现当代文学没有什么价值,不愿去读,更不值得花时间去研究,但是读这本书以后,对中国的现代文学有了一种耳目一新和心旷神怡的感觉,对现代作家也有了一些新的看法,愿意去尝试读读。  

评分

熟悉了老掉牙的意识形态的教材以后,一直以为现当代文学没有什么价值,不愿去读,更不值得花时间去研究,但是读这本书以后,对中国的现代文学有了一种耳目一新和心旷神怡的感觉,对现代作家也有了一些新的看法,愿意去尝试读读。  

评分

这本书体现了早期的李欧梵。比较关注文学的主体性、作家的精神世界等等,有精神分析的味道。当然,后来“文化研究”一流行起来,这种方法就显得“落伍”了。李欧梵是个比较趋时的人,他是文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中,较早关注到“文化研究”的,国内一帮文学研究者知道“文化研究”...  

用户评价

评分

当54知识分子贬低中国传统内容,他们的想法依然反映传统知识分子普遍关注的义务承担:文以载道,先于天下之忧而忧,后于天下之乐而乐。对国家的政治义务和对社会的道德责任,构成儒家承担原则中的两个不可分割的要素,但科举制度的废除终止了他们承担这些责任的制度渠道,而军阀混战则使他们的理想破灭。新的文学社会团体的产生和各派系对文人的利用,部分继承了这些责任系统和文化意识,同时为他们提供了发挥影响力和营生的舞台。

评分

维特式的消极浪漫主义 vs. 普罗米修斯式的积极浪漫主义

评分

论文写的跟小说似的也是醉了⊙?⊙

评分

以浪漫主义为线索把中国1920年代的作家串了起来,并追溯了其浪漫主义传统的来源。具体谈及林纾、苏曼殊,郁达夫和徐志摩,以及左翼作家郭沫若、蒋光慈和萧军。李欧梵认为,代表西方浪漫主义的少年维特(消极而多愁善感的)和普罗米斯修似的(生机勃勃的英雄)奠定了五四之后文学界浪漫派的两种模型,而发展到拜伦物力论(两种的结合)意味着中国浪漫主义架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变,即从情感发展到力量,从爱情发展到革命。五四时失败的浪漫文人正处于价值混淆的过渡期,他们缺乏生活经验,被迫自我依赖,企图以自我价值反叛社会,因而离乡别井和疏离便成为了自我理想化塑造的证明。而这种理想形象加剧了与忧郁现实之间的冲突,他们以自我肯定代替自我评估,以致1940年代以来许多左翼英雄(王实味萧军丁玲—冯雪峰艾青等)受到党的整肃。

评分

中国文学界的两种类型包括少年维特般的(消极而多愁善感的)和普罗米修斯的(生机勃勃的英雄)。林纾的改革者形象建立在道德与情感讨论的基础之上。苏曼殊用西方清新的浪漫主义加上佛道来表达自己的浪漫主义。郁达夫的浪漫主义是自我暴露式的治疗写作。徐志摩具有使命感地充分体现西方式的爱。郭沫若的个人浪漫主义与革命活动结合。蒋光慈的浪漫主义与共产主义结合。萧军土匪式的个人浪漫主义终究在建国后的肃反中打上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标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