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竹林的故事》、《枣》和《桥》几部作品并附录拾遗部分。这几部作品体现了废名小说的艺术特色:用诗化的语言、散文的笔触描写了优美的意境和童心未泯的人物,情、景、意的水乳交融,清清淡淡地弥漫着三分的禅意和平凡人物的美丽心境。
废名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湖北黄梅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黄梅的自然山水、风物人情、民间文化等,都深深地影响了废名的创作。
废名先生开始写《桥》是 14 年 11 月,到 19 年终写完上半部,21 年在 开明书店初版出世。此后他断断续续地写了几章,在《新月》、《文学》等 刊物发表。据他预定的计划,已出书及陆续发表的部分至多仅占全书的一半, 在这几年中完成《桥》的工作一个念头在他心头是一个重...
评分一汪水流过去了,水面映着四季的流转,映着老程的旧影。 废名没让三姑娘把忧愁说出口来。幼年丧父乃大悲,也只化作一抹淡淡而不自知的禅意,同那溪水一般在素淡的生活里流淌过去。 妈妈对三姑娘的心疼,还有消失在回忆里的老程,不知是略带温暖的苦涩还是略带苦涩的温暖...
评分我时常会分不清废名先生的小说和散文的区别,实在是先生的小说平淡舒缓,犹如老友之间交谈,他抿一口茶水,便讲一个故事。 实在讲,先生的小说和我们平常讲的完全不同。老师都教我们,小说情节要一波三折,要有趣味。先生的作品,既无华丽辞藻,也无激烈情节,却有生活般迷人的...
评分吴晓东 故事与手法 人生的意义本来不在它的故事, 在于渲染这故事的手法。 ——废名《桥•故事》 对于人生我动心的不过是它的表现。 ——何其芳 “故事”在中国始终没有间断的叙事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传统小说更准确的定义可能正是“故事”。“故事”的本体性...
评分《竹林的故事》并不是废名这集小说中我的最爱。说到底,我爱的还是《桥》。第一次阅读《桥》,我还在读大学,大概是大一(二?),具体时间不太清楚了。总之读后只有一种感觉:真的是晶莹剔透,诗意盎然,飘飘然自觉在仙境里过活!然而多少年过去了,《桥》却再也没有读过...
行文如意识流动般的天马行空,诗意空灵的文字不食人间烟火到读完之晦涩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却又说不出禅味余韵何为。
评分[PKU/223]I246/4a上半年读过最好的,没有之一。
评分以后把桥翻成日文估计会很受欢迎。
评分轻而美 如小诗般的句子 “远远望见竹林,我的记忆又好像一塘春水,被微风吹起波皱了”
评分诗意抒情的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