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杰思(Adrian Geiges), 德国明星周刊驻亚洲首席记者,居北京。
1960年生于瑞士巴塞尔。12岁读“红宝书”。16岁被西德共产党派往东德秘密学校学习。三年后,在威尔海姆大学学习新闻、历史和政治。
佳杰思的记者生涯和“职业革命家之旅”始于大学毕业之后。他去过中国、古巴、越南、尼加拉瓜等国家并于1990年迁居莫斯科。1995年担任德国电视一台新闻节目编导并成为RTL台《惊爆》节目驻俄罗斯记者。佳杰思曾专访叶利钦,还曾作为战地记者前往车臣和前南斯拉夫前线。
2000年,他成为贝塔斯曼旗下杂志集团古纳亚中国区CEO。创办了《父母》、《车》、《体线健康》和《写字楼》等杂志。
作为他的第六本著作,本书是他的自传。自2007年在德国出版以来,他的传奇经历和绝妙文笔引来好评如潮。
三十年前的欧洲,也曾有一群年轻人,怀揣炽热的革命理想,义无反顾地投身这个动荡的世界,用自己的燃烧去换取历史的进步,寻求光明的意义。
从德国黑森林“惊世骇俗”的“毛圣经”粉丝,到青年干部学院里单纯青涩的学员;从覆灭的理想国度里的失意者,到媒体世界里创造收视率奇迹的领军人物;佳杰思在他的自传体小说《我的愤青岁月》里,以犀利生动且不乏幽默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他所经历的风云变幻的三十年。
佳杰思的叙述,颠覆了对那段历史的刻板解读。他从自身的真实经历写起,绝不讳言自身的弱点缺陷,不回避人性的冷漠龌龊,不遮掩对纯真始终如一的追求,不吝惜对美好事物的赞颂。
在 “愤青”一词已成为一个时髦的身份标签和反叛一代的价值认同符号的今天,昔日引领风云的政治运动早已被丢进历史的旧纸篓。而透过一个老愤青的叙述,重新翻阅一段陌生而新奇的历史记忆,或许会让人重新领悟历史、理想和传奇这些字眼的含义。
“一提起中国人来,我的外祖父总是胆战心惊:‘他们人太多了,如果每个中国人拎一根棍子,背一袋大米,一直往西走,整个世界就是他们的了!’”佳杰思游走在东西方,除了在记者生涯中作新闻报道之外,热爱写作的他意犹未尽地写起了自传体小说《我的愤青岁月》。在中国生活...
评分原版是德语的,翻译得很好,特别是细节上的处理,让人感觉不到翻译过来的夹生的感觉。 另外,这是本小说,不是纯的回忆录,要注意一下。
评分柏林墙重新开放的25年后,我第一次阅读此书。 起初是在从北京飞往上海的飞机上,11月12日,此后断断续续的读完。一个西德共产党员,潜入东德,苏联,中国。在东德接受“教育”,在苏联亲眼目睹“819”事件,在中国更是一步一步看到城市的发展,世上唯数不多的共产主义国家,如...
评分原版是德语的,翻译得很好,特别是细节上的处理,让人感觉不到翻译过来的夹生的感觉。 另外,这是本小说,不是纯的回忆录,要注意一下。
评分“一提起中国人来,我的外祖父总是胆战心惊:‘他们人太多了,如果每个中国人拎一根棍子,背一袋大米,一直往西走,整个世界就是他们的了!’”佳杰思游走在东西方,除了在记者生涯中作新闻报道之外,热爱写作的他意犹未尽地写起了自传体小说《我的愤青岁月》。在中国生活...
很有意思
评分透过这小红记者的眼,我发现共产主义到哪儿都一样 俄国居然也是那样 中国上海也很贴切
评分书名是最好的部分。其实到1/5处还可以给四星,后面实在是喋喋不休得令人生厌。
评分书名是最好的部分。其实到1/5处还可以给四星,后面实在是喋喋不休得令人生厌。
评分革命和左派是打免錢炮的好藉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