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南北长达1公里,至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2》介绍了其的历史。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总体OK,但分期艺术特征流变没有详细展开,这一点不如北朝卷。《石窟寺研究》第四辑里有唐窟艺术风格分期详述论文,买了来对照着读心里才算有底,建议再版时收录这篇李崇峰老师的论文。
评分少了全图概览和图例说明,实在是不太友好
评分。。。
评分隋唐两代佛教大兴,特别是唐代,在统治阶级的倡导下,在寺院经济的推动下,中国佛教发展到了最高峰,名僧辈出,宗派广树,佛教信仰和佛教文化广泛的渗透到人民生活之中,并随同唐朝强盛的国势一起影响传播到域外。随着唐朝佛教的发展;其佛教艺术也进入光辉灿烂的时期。通过龙门石窟造像可以看到唐代佛教艺术的盛况。最盛时期是唐朝,尤其是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佛教雕刻艺术达到了成熟阶段。唐朝龙门所开凿的窟龛和造像,约占龙门石窟造像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这一期间龙门最富有成就的代表作是奉先寺大型群像的雕造。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高峰,它体现了这一时代的强大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是唐代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成就的有力佐证,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占有光辉的篇章。龙门隋唐时期的造像主要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弥勒佛和药师琉璃光佛。
评分少了全图概览和图例说明,实在是不太友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