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闲阶级论》为美国经济学家、制度经济学鼻祖凡勃伦的代表作之一,于1899年出版。
通过讨论有闲阶级的形成过程及其地位和价值,本书将社会学关注的焦点转移到“消费”之上,完成了里程碑式的研究,也奠定了凡勃伦主要著作的理论基础。
《有闲阶级论》对社会的辛辣批评在当时激起了轩然大波。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它对我们理解时下的社会仍不失为绝佳参考。
那天去一家装修得比较古典的饭馆。去洗手间时,先穿过一间摆放古典家具的茶室,拐了一个弯,发现两个门上,一个挂了一个烟斗的图案,一个是高跟鞋的图标。我看了之后,哑然失笑。这个标识倒真是非常明确啊! 每每为了卫生间的男女图释而犯愁,经常是一个差不多的头像,头发长...
评分 评分当我们还是一个处于子宫中的胚胎的时候,需要通过脐带从胎盘获取营养,没有这根脐带,我们就无法发育成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社会也是一个胎盘,而我们终其一生在自己建立一根脐带,而通过脐带我们希望获取的是来自他人的认可,也就是与社会的联结——成为社...
评分 评分前些日子晚上宅寝里看《生命之树》的导演泰伦斯•马力克的新电影《通往仙境》,朋友在一旁凑过来瞅几眼,看着荧幕里大量的视觉符号式景观,零情节性如同加长版本的MV的一样的“大师”级别的画面,打趣说这种文艺片看着就头疼,尤其是那无病呻吟一般的诗化台词,简...
于进步主义时代,凡勃伦:(世纪之交)人们工作态度的变化与经济效率相适应 ➠ 尚武和掠夺精神的社会,不会尊重人类劳动 ➠ 是以遵循炫耀性有闲/消费原则的有闲阶级未开化的表现。
评分反消费主义理论基础
评分有闲阶级,只需要牢记并理解它的另一个详细的表述词语——非生产性有产者!将其前后拆分开来,一为“非生产性”,即不需要从事劳动;二为“有产者”,即拥有财富。便可以很好的明了其最核心的含义了。因为属于非生产性有产者,在他满足了基础物质需求之后,紧接着便需要满足精神需求,从而产生出炫耀性浪费的时间与消费。服饰、装饰、建筑、体育、聚会以至于学识教育等等,皆是其心理上炫耀性浪费时间从而产生出的副产品!最终,他成为了有闲阶级。可以说,只要任何一个人(包括区区在下),具备了非生产性和有产者两个性质,他就很快地自然而然地成为有闲阶级。当然,若非要从中分个格调的高低的话,暴发户是格调最低的那一类无疑!
评分对身边的诸多事物豁然开朗起来,也更加确切地明白了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
评分书不算深,中间有些叙述比较繁琐,可以简化点。算是开阔思维的书,但不算很严谨的学术著作。看了后,对名牌包包更加无感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