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终极问题

人类的终极问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袁越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9-10
价格:5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6629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科普
  • 哲学
  • 人类史
  • 人类
  • 生物
  • 文化
  • 土摩托
  • 袁越
  • 哲学
  • 人类
  • 未来
  • 存在
  • 意识
  • 科技
  • 伦理
  • 生命
  • 宇宙
  • 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人类来自哪里?我们为什么会变老?创造力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三个问题是人类的终极问题,因为只有了解了人类的过去,才能看清我们的未来;只有了解了死亡的本质,才能弄清生命的意义;只有了解了创造力的来源,才能明白人类为何变成今天的样子。本书作者借助专业的科学背景、大量的阅读梳理、实地的采访调查,把目前已知的这三个问题的最佳答案和推理过程呈现出来,并借此传达这样的理念:今天世界上的所有人几万年前都是一家人,我们是同一群非洲居民的后代,共享同一个地球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位成员的利益也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进化绝不只是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互助才是进化的主旋律。而创造力,正是从这种万物相连的信息共享机制中诞生的。

作者简介

袁越:1968年出生于上海,199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工程系,毕业后被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从事分子免疫学研究。1992年初留学美国,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动物学系获得生物学硕士学位。1994年至1998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生物工程中心担任研究助理,1998年至2004年在加州圣地亚哥市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从事生物制药研究。在《分子神经科学》以及《分子与细胞神经科学》期刊上各发表过一篇关于神经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的第一作者论文。2005年8月加盟《三联生活周刊》,担任特约撰稿人至今。

目录信息

序:我喜欢琢磨一些严肃的问题
第一章 人类是从哪里来的?
引言:从东非大裂谷到湖南福岩洞
地球的编年史
掘地三尺有祖先
中国人是从哪里来的?
解读生命之书
古人的遗言
第二章 人类到底能活多久?
引言:人人都想长命百岁
长寿之谜
抗击衰老
测量衰老
人为什么一定要死?
第三章  人类的创造力是从哪里来的?
引言:创造力来自哪里?
创造力的五个阶段
宇宙间最伟大的创造
创造是人类的天性
罗大佑是怎样炼成的?
灵光如何才能乍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作者袁越是三联生活周刊的科普专栏主笔,他的“土摩托”和“生命八卦”系列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为读者们展示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永恒魅力。 本书是作者主笔文章的结集,每篇文章的内容相对独立,但在逻辑上却相互关联。书中探讨的核心议题是:人类来自哪里?我们为什么会...  

评分

本书是作者袁越在《三联生活周刊》写的三个专题(对应书中的三章)的多篇文章的合集。三个专题分别是: 1:中国人从哪里来? 2:人类到底能活多久(结论之一是饥饿疗法是目前唯一确信能够延缓衰老的办法)?; 3:人类的创造力是从哪里来的; 刊登三个专题的刊号分别是2017年第...  

评分

本书是作者袁越在《三联生活周刊》写的三个专题(对应书中的三章)的多篇文章的合集。三个专题分别是: 1:中国人从哪里来? 2:人类到底能活多久(结论之一是饥饿疗法是目前唯一确信能够延缓衰老的办法)?; 3:人类的创造力是从哪里来的; 刊登三个专题的刊号分别是2017年第...  

评分

本书是作者袁越在《三联生活周刊》写的三个专题(对应书中的三章)的多篇文章的合集。三个专题分别是: 1:中国人从哪里来? 2:人类到底能活多久(结论之一是饥饿疗法是目前唯一确信能够延缓衰老的办法)?; 3:人类的创造力是从哪里来的; 刊登三个专题的刊号分别是2017年第...  

评分

作者袁越是三联生活周刊的科普专栏主笔,他的“土摩托”和“生命八卦”系列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为读者们展示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永恒魅力。 本书是作者主笔文章的结集,每篇文章的内容相对独立,但在逻辑上却相互关联。书中探讨的核心议题是:人类来自哪里?我们为什么会...  

用户评价

评分

“因为旅行会强迫一个人离开自己的小圈子,扩大自己的知识边界,从而更好地探索‘相邻可能’…”

评分

袁越是国内比较少的认真写科学类科普的了……这本还蛮有诚意的,让我学到不少。更喜欢前两部分。

评分

涨姿势了,尤其是前两个问题

评分

涨姿势了,尤其是前两个问题

评分

个人很喜欢土老师来看他的这本书,整本书的讲述方法和逻辑确实是土老师这种泛学者,记者的逻辑方式,但恰巧是这样的文章才能够让我这类没有生物物理知识的人可以在科学的角度下去理解人类的生与死,而不是我之前停留在哲学层面的思考。这个时代有很多的学术研究者以及高深的论文,但每个人也有其专注的领域,要想激活更多的神经连接更具创造力,就要多读与自己圈子无关的信息,哈哈哈哈。不过唯一不足的还是最后一章的创造力和前面的长篇大论突然转换了画风,看到那有点像换了一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