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汛,辽宁盖县人。1935年6月28日生。建筑学家、园林学家、文史学家,兼善绘画与建筑画。1961年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师从于梁思成、林徽因,曾任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级建筑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特聘教授、台湾树德大学建筑系特聘教授,20世纪90年代在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中国园林史》,现为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已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涉及建筑、园林、考古、艺术和文学等诸多领域。治学严谨,尤精于史源学、年代学考证,擅长攻解学术难题和考断无头公案。
本书是建筑学家、园林学家曹汛先生多年研究成果的首次结集。本书收录《陆游〈钗头凤〉的错解错传和绍兴沈园的错认错定》《石涛叠山“人间孤品”,一个媕浅而粗疏的园林童话》等曹汛先生的代表性文章,材料翔实,证据充分,纠正了流传数十年、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大错案。“破旧”之外更长于“立新”。本书不仅对中国古代造园艺术进行了精到的介绍,还将园林建筑纳入艺术的视角加以审视,对园林建筑艺术进行总结,提纲挈领地论述了中国园林的历史脉络、艺术特征和国际地位,奠定了风景园林历史理论的基础。更难能可贵的是,本书还对一些造园名家加以介绍,本书收录的对计成、张南垣、叶洮和戈裕良等造园名家的研究,展示了中国园林艺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蓬勃气象,议论精湛,见解高妙,从中可领略一代学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淳雅古风。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没有来到苏州之前很难体会这座城市的美,而真正定居之后,才会逐渐体味到这里的四季风情、湖光山色,其中苏州园林又凭借其小巧玲珑、小中见大的特点成为这座城市独有的一道风景线,以“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姿态展示着中国私家园林的最高艺术...
评分中国的园林艺术大体上分为两派,也就是北方的皇家园林和南方的私家园林。皇家园林无论如何“喧嚣”,那都是情理之中,毕竟那是皇家的园林;但南方的私家园林就不一样了,精巧细致那是一定的,这也是非常符合南方人的性格特点的。俗话说“文如其人”,其实也不妨可以说成是“园...
评分从1980到2007,对一个人而言,变化的不止是年龄、心态,还有学识的广度和深度,正如《中国造园艺术》的作者曹汛先生,他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虽然一直关注中国造园艺术,但却能屡屡推陈出新,每次都有新的视角和新的见地。所以,读《中国造园艺术》,读的不仅是中国园林的形制...
评分1954年,在维也纳召开的国际园景建筑家联合大会中指出,世界造园史三大体系是中国、西亚和古希腊。1773年,德国人温泽在《中国造园艺术》书中,称中国造园艺术为一切造园艺术的模范。德国园艺家鲍榭蒂女士称中国园林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园林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
评分比较严谨,但是实际上作者研究主要使用的史源学年代学,而并非考古或者建筑考古,与推文所说并不相符。作者既通绘画又是建筑学家,其实本来可以做到更生动些。
评分读到五分之一觉得刻薄,读到四分之一觉得狂妄,读到三分之一如晴天霹雳,震撼不已。 读罢此书才知道什么是园林史,才见识到真正的、严谨的学术研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吾辈要做的实在还有太多了,记以自励。
评分比较严谨,但是实际上作者研究主要使用的史源学年代学,而并非考古或者建筑考古,与推文所说并不相符。作者既通绘画又是建筑学家,其实本来可以做到更生动些。
评分好看。喜欢看老头手握资料怼一切的态度,以钗头凤,石涛,张南垣几篇印象最深。
评分曹先生的霹雳文章以前零零散散都拜读过,有种电疗针灸的感觉,此书正是这些电闪雷鸣的合集。先生以史源学方法窥探园林艺术之始末潮流,意在驳论造园诸事的优劣雅俗乃至真伪,有不少观点还是很值得多多回味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