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茨·卡夫卡(1883.7.3-1924.6.3)
1883年齣生於布拉格
1901年進入布拉格大學,初習化學、文學,後轉習法律,獲博士學位
畢業後,在保險公司任職,利用業餘時間寫作
陸續齣版《變形記》及《鄉村醫生》《飢餓藝術傢》等短篇小說集
1924年因病去世
1925年《審判》齣版,1926年《城堡》齣版,引發世界文壇震動
與馬塞爾•普魯斯特、詹姆斯•喬伊斯並稱為西方現代派文學的先驅
為紀念卡夫卡,1983年發現的小行星3412以“卡夫卡”命名
K.是受雇於城堡的土地測量員。當他抵達城堡下麵的村子,想在村中留宿時,卻因沒有城堡的留宿許可而遭受冷遇。為瞭確認城堡對自己的任命,K.想方設法接近城堡。但麵對管理製度森嚴的城堡和恪守規則的村民們,K.感到十分無奈,似乎每嚮前邁一步,就會堵死一條去往城堡的路。城堡雖然近在咫尺,卻是K.可望而不可即的……
“不要失望,甚至对你并不感到失望这一点也不要失望,恰恰在似乎一切都完了的时候,新的力量来临,给你以支柱,而这正表明你是活着的。” --《城堡》 卡夫卡的经典意义就在于此,人的能动性是在紧张的时间和逼仄的空间里得到最大激发,人的精神是丰富多彩不可预测的,内心的黑...
評分首先说明一下,我读的是河北教育出版社赵蓉恒译的那个版本。赵先生可能是个比较学究、严谨的德语译者,所译的文字谨遵西式语法的习惯,大量有板有眼的定语词句叠加在一起构成一长串的句子,随处可见的破折号、双逗号插入语,阅读起来颇费神,倒反保留了德语那夸张的严谨...
評分提到卡夫卡,可能我们自然而然的想到《变形记》,高中学的《变形记》,使我把一个甲壳虫和他联系到了一起。这只甲壳虫,是受社会环境、生活压力,而被迫成为的一个失去人类沉重的肉体的非人。卡夫卡的小说,总给我们展现出,这种压抑在人类内心的痛苦,同时,也展现出了人与人...
評分又有一个同事从德国出差回来了。吃午饭的时候,大家脑海里浮现的都是那清冷的、几十年也许都不会有什么变化的街道,还有那德国特有的潮湿阴冷的天气。同事Y总结得比较直白:做德国人多没意思啊,一辈子也就那样了。 没错,要是把俺搁那儿搁个一年半载的,准会憋疯。但是回头想...
評分阅读卡夫卡是一种奇特的体验,从来没有那个作家像卡夫卡这样让我深觉其故事情节的荒谬却又不得不叹服那种心有戚戚的真实感,《城堡》亦是如此。 城堡的故事很简单:K是一名受命于城堡的的土地测量员,可当他依照约定赴任之时却发现城堡作为村子的最高存在却在这时拒绝了他进入...
長評: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352562/
评分卡夫卡編織他的不可捉摸,正如蜘蛛去織它的網。而我有時候讀他筆下的字,正如狗雜塚去讀牆壁上的蝌蚪文。我甚至也一度以為,我對現代主義小說傢們的所有喜歡,本應該始於卡夫卡。
评分卡夫卡編織他的不可捉摸,正如蜘蛛去織它的網。而我有時候讀他筆下的字,正如狗雜塚去讀牆壁上的蝌蚪文
评分長評: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352562/
评分長評: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352562/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