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歌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多年来一直从事政治思想史以及与中日关系、亚洲等现实政治有关的复杂问题研究,致力于推动东亚地区知识分子的深度对话,曾于九十年代与沟口雄三先生共同发起连续六年的“中日知识分子对话”。
曾任日本东京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客座研究员,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一桥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主体弥散的空间:亚洲论述之两难》(2002、2007)、《竹内好的悖论》(2005)、《文学的位置》(2009)、《把握进入历史的瞬间》(2010)、《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2011)、《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2017)、《历史与人:重新思考普遍性问题》(2018)《寻找亚洲:创造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2019)等。
灾难,是人类社会省察自身的残酷机会
在联结的世界里,没有一个国家是座孤岛
观察灾难中日本的临界状态 ;从冲绳出发,透视东亚
——————
【编辑推荐】
★ 享誉东亚的“坡州奖”得主孙歌教授长期关注中日问题,本书是她对冲绳的多年思考笔记,首次结集成书。
★记录福岛核泄漏事故后日本社会 的心 理样貌。从政府的试图建立新秩序,民众为了回归常态生活的自我麻痹,到日本知识人的短暂“失语”,作者抓住危机的瞬间,观察和思考“正常社会”在不得已撕去外包装时的真实运作机制。
★近距离观察冲绳民众的日常与思想生活,解读冲绳的个性:小小的冲绳何以产生超越国家和主权意识的另类视角。
★冲绳是东北亚国际政治的结节点,以冲绳为引,重新开掘中日关系、东北亚政治秩序乃至世界文明格局的思考。
——————
【内容介绍】
本书以2011年日本核泄漏作为引子,观察和分析了日本社会在突然降临的灾难中呈现的种种真实机制,并提出在充满危机的现代社会,保持临界状态思考的意义。而与美军基地共生的冲绳,则长期生活在临界状态中,正因如此,小小的冲绳在不自由的历史处境里,冲破国家和主权的逻辑,迸发出自由的政治想象力。孙歌教授关注冲绳的思想力量,以此出发,进而重新开掘中日关系、东亚政治秩序乃至世界文明格局的思考。
——————
【精彩书摘】
★灾难是人类唯恐避之不及的可怕事件。但是,在灾难中付出昂贵代价的人类,同时也获得了一个残酷的机会,得以省查自己所生存的环境。那些平时被有意或者无意地遮蔽起来的真实状况,只有在灾难突然降临时,才会突然展示它的样态。
★人们多么渴望回归正常的生活,哪怕是避重就轻,甚至是自我欺骗,也是支撑人们活下去的动力。我和日本人一样,在网上查阅农林水产省每天发布的污染信息,购买看上去安全些的食品。在那段日子里,我真实地体会到了鲁迅在《我要骗人》里描绘的那种沉重的无奈——除了这样做,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每次讀孫歌都會被頻頻震撼,以往自己覺得理所當然的想法也被推翻,添上新的可能性。讀完跳出來想,每次讀孫歌也都不滿足,我想她只是告訴了我們要怎麼想,但我更希望知道具體落到每個問題怎麼做,不過這是我太貪心了,估計沒有一個人可以這樣告訴我,就算有,我「遵守」了,也...
评分上个月读了孙歌的《从那霸到上海:在临界状态中生活》,启发很多。之前对于冲绳这个地方知之甚少,以为就是海边度假的地方,但在这本书里,我才开始将冲绳的历史和我们的生活串联起来。 如果从国家主权的角度来看,冲绳是处在混沌中的。 1879年,琉球王国被明治日本吞并,失去...
评分[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20/05/20/%e4%bb%8e%e9%82%a3%e9%9c%b8%e5%88%b0%e4%b8%8a%e6%b5%b7/] 从那霸到上海:在临界状态中生活 孙歌 / 一頁folio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20-2 子扉我 2020年春 季风异次元空间三世 原载[回响编辑部]微信2020年5月19日
评分上个月读了孙歌的《从那霸到上海:在临界状态中生活》,启发很多。之前对于冲绳这个地方知之甚少,以为就是海边度假的地方,但在这本书里,我才开始将冲绳的历史和我们的生活串联起来。 如果从国家主权的角度来看,冲绳是处在混沌中的。 1879年,琉球王国被明治日本吞并,失去...
评分[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20/05/20/%e4%bb%8e%e9%82%a3%e9%9c%b8%e5%88%b0%e4%b8%8a%e6%b5%b7/] 从那霸到上海:在临界状态中生活 孙歌 / 一頁folio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20-2 子扉我 2020年春 季风异次元空间三世 原载[回响编辑部]微信2020年5月19日
临界使人痛苦,亦使人自由。以及这本书很适合作为熟悉孙歌行文风格和学理思考的入门。
评分全书前半部分对于福岛核事件的论述,几乎完全可以用来作为对2020年的观察分析的依据,而“常态偏执”则是更普遍意义的对人们在临界状态的心理分析,“岁月静好”很多时候就是打造一种临界状态下的虚假“常态”,是一种有害的自我麻醉。后半部分,可以与《寻找亚洲》并读。孙歌提供了一种观察日本的视角,尤以冲sheng为样本探讨“绝对和平“的思想主张,创造另一种认识世界的可能。本书比《寻找亚洲》易读,没有那么学术,更切近当下,语言随和平易。
评分于我是延续了读《寻找亚洲》那种兴奋感,因为“学问可以即实”——但比起亚洲原理,冲绳原理离现实恐怕更远,因为没有国家希望成为冲绳,更没有人希望成为冲绳人。就算客观上我们已经处在临界状态,但主观上人们还是希望有所依靠,“忽左忽右”,哪怕是不惜一切代价的“独立”,都是优先于理智且清醒的“自立”的选项。说来也是奇怪,“不惜一切代价”这种说辞看似很重,说起来,哪怕做起来,都是轻飘飘的。
评分危机是发现问题的契机,但是人们总是迫不及待想回到自己以为的“正常生活”中去,遗忘和靠着惯性生活自然是比较轻松,可是迅速的遗忘却让人错失了解决问题的契机。 这本书自然比国内出版的一般可见的日本相关书籍“重くて硬い”,但是在这个日本总是与小清新,日本料理,动漫,美景联系在一起的时代,我们无疑太需要这样一本以思想史角度切入的书。
评分冲绳,朝鲜半岛,反核运动......作者在本书中用不同实例论证了社会运动的本质:挑战人们追求“常态”的本能,始终保持警觉的临界状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