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读本

维特根斯坦读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嘉映,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研究领域是现代西方哲学,包括现象学(尤其是海德格尔哲学)、分析哲学(尤其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科学与哲学、伦理学等。其作品专注于哲学普及和人本主义思考,著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哲学·科学·常识》《说理》《何为良好生活》,以及《从感觉开始》等几本文集。

翻译或主译作品有: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维特根斯坦读本》,万德勒的《哲学中的语言学》,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西方大观念》,J.奥斯汀的《感觉与可感物》,伯纳德·威廉姆斯的《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等。

出版者:
作者:[奥地利]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出品人:
页数:437
译者:陈嘉映 主编 主译
出版时间:2020-6-18
价格:5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16422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 1889—1951)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谜团:一方面,他提出的认识世界的方式颠覆了过往人们对哲学的理解;另一方面,其前期思想与后期思想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也为我们理解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带来了困难。

作为维氏代表作《哲学研究》的中译者和维氏哲学的研究者,陈嘉映以独有的学术领悟,将一个具有两种不同体系的哲学家的思想进行分门别类的专题解读,为普通读者甚至是研究者呈献出一本有助于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观点和思想体系的读本。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维特根斯坦放弃了“清澈的逻辑”,他的“最终”是日常语言——准确的说,就是“语法”,也即“规则”。更进一步说:真理。 一方面,维特根斯坦反对“心理主义”——太玄妙莫测;一方面,反对“行为主义”——太唯科学论。 这样,自然会有人诘难:“规则”岂不是另...  

评分

维特根斯坦读本 如果哲学是个江湖,他是罕见的没有门派,没有门徒的半苦行僧式的高人。很少参加比武却只凭一两招就赢了几位举世高手。低调的武者很多,都是有自己一套所谓玄妙又美好的说辞来自我标榜。他天天一个人打磨自己的武艺却又在天天怀疑它。别的理论派最多怀疑一招对不...  

评分

维特根斯坦读本 如果哲学是个江湖,他是罕见的没有门派,没有门徒的半苦行僧式的高人。很少参加比武却只凭一两招就赢了几位举世高手。低调的武者很多,都是有自己一套所谓玄妙又美好的说辞来自我标榜。他天天一个人打磨自己的武艺却又在天天怀疑它。别的理论派最多怀疑一招对不...  

评分

我花了27块钱买了这本《维特根斯坦读本》,然后发现自己读不懂。我承认买它的原因中,30%是封面漂亮,30%是对一个不了解的哲人的好奇,这些还算是正当理由,剩下40%只是虚荣。   这本书跟尼采的一样是格言体,但是不如尼采的文章那样充满激情与共鸣。他又几乎否...  

评分

维特根斯坦读本 如果哲学是个江湖,他是罕见的没有门派,没有门徒的半苦行僧式的高人。很少参加比武却只凭一两招就赢了几位举世高手。低调的武者很多,都是有自己一套所谓玄妙又美好的说辞来自我标榜。他天天一个人打磨自己的武艺却又在天天怀疑它。别的理论派最多怀疑一招对不...  

用户评价

评分

“告诉他们我过了极好的一生。” 哲学的背书不应是他在哲学史的位置,应出于哲学家自我的肯定。欣赏维氏的初衷是因为生前最后这句话。而对其思想越是了解,就越是探寻到了源头——他的幸福在于他欣赏自己。 他说:“一个哲学家,一个能独立思考的人,会有兴趣读我的笔记。因为即使我很少击中靶心,他也会看出我在不懈地射向什么靶子。”的确这样,在阅读之前就思考过他研究的这些问题,那么阅读就显得亲切,同时也能因他一次次对言语界限的冲撞而感到生生不息的力量。 他对哲学态度是人只有在需要做诗那样时才需要写哲学。而这读本中大部分来自他人编辑维氏思想,能满足对他思想有好奇心的中文读者,而不得不少掉了维氏字斟句酌那样的风格,所以读本不能代替原典,以下这句是我认为维特根斯坦哲学风格尽显的一句: 一大团哲学的云雾凝聚成一滴语法。

评分

我不是很懂维特根斯坦,但我知道试图去理解他是心之所向。

评分

这样读起来还挺割裂的,虽然作者已经尽可能分清楚,我觉得不适合作为入门读物,适合作为维的查找手册,或者所谓的语录摘抄。不得不说他真的很难读!!再一次尝试读维特根斯坦的失败尝试。

评分

摘一长段以作记,“思想被一个光轮环绕——思想的本质,即逻辑,表现着一种秩序,世界的先验秩序;即世界和思想必定共同具有的种种可能性的秩序。但这种秩序似乎必定是最最简单的。它先于一切经验,必定贯穿一切经验;它自己却不可沾染任何经验的浑浊或不确——它倒必定是最纯粹的晶体。这种晶体却又不是作为抽象出现的,而是作为某种具体的东西,简直是最具体的,就像是世界上最坚实的东西。”

评分

维特根斯坦很早就感到:“不被任何人理解是非常痛苦的。”在《哲学研究》的序言中,他写道:“我的成果遭到多种多样的误解,或多或少变得平淡无奇或支离破碎,这刺痛了我的虚荣心,久难平复。”在他充满精神创造和灵魂骚动的一生中,维特根斯坦在工作和生活上都对自己设置了最高的标准,从而使他的一生充满紧张和痛苦。在临终之际,他却对守护她的贝文太太说:“告诉他们,我度过了极为美好的一生。” 的确,极为美好的一生。 另,我总是看到海德格尔的影子,不知道是维特根斯坦先行一步,还是陈嘉映的翻译惯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