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獨處

如何獨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喬納森·弗蘭岑(Jonathan Franzen)

美國小說傢、隨筆作傢。以抨擊現代傳媒、書寫普通民眾著稱,作品具有強烈的時代性。

1959年生於伊利諾伊州,1981年畢業於斯沃思莫學院德文專業。1996年在《哈潑氏》雜誌發錶長篇隨筆《偶爾做夢》,錶達瞭他對文學現狀的擔憂,從此受到廣泛關注。迄今為止,齣版有小說《第二十七座城市》《強震》《糾正》《自由》《純潔》,迴憶錄《不舒適地帶:個人史》,以及隨筆集《如何獨處》等。憑藉《糾正》獲得普利策奬提名和美國國傢圖書奬。

出版者:
作者:[美] 喬納森·弗蘭岑
出品人:新經典文化
頁數:360
译者:洪世民
出版時間:2021-7-21
價格:5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429931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 我們是否要為適應真實世界而接受治療?

我不需要,這個世界也不需要。

★《自由》作者喬納森·弗蘭岑隨筆集——

一部叩問時代、反思自我的智識之作

★2021精裝典藏版。

★敏銳、真實、大膽、犀利、浪漫、誠懇!

★《紐約時報》《時代》《書單》長文推薦!

★矛盾的自我、幽默的性、媒體的僞善……收錄14篇內容充實、見解獨到的文化評論與自我思考。

★從流亡的讀者到孤獨的作者,從撿破爛到篩煙灰,從監獄係統到性愛書籍……每一篇文章都閃耀著智慧和文字的光輝。

★與書名“如何獨處”相反,讀這本書不會感到孤獨……這部文集凸顯瞭弗蘭岑的優雅、敏銳,以及作為隨筆作傢的膽識,充滿富於纔智的自我意識。——《紐約時報》

--------------------------------------------------------------------------------------------------------

《如何獨處》是《自由》作者喬納森·弗蘭岑的隨筆集,記錄瞭一位不輕易隨俗、不斷自我詰問的社會小說傢、一個知識分子,曆經掙紮與成長,揮彆憂鬱恐懼,臻至溫暖的過程。

社交孤立、抑鬱、悲觀……在這個喧囂世界的背後,湧動著無數暗流。逃不齣人際的網,躲不掉窺私的眼,避不開鄰居的紛擾,骨肉親情是我們柔軟的羈絆。我們在聲色娛樂、光怪陸離的城市孤島漂浮不定。

我們渴望逃離,渴望建造並居住於想象的世界。我們渴望獨處。然而,沒有對真實世界的歸屬感,就不可能在想象的世界茁壯成長。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隐于市,隐于家人,最后一语不发地隐于自身,像一台过时的特丽珑,你决定今后做一件损耗迅速且易于改良的家具,在杂物间里意志消沉——这种“不可见的艺术”,十年后乔纳森在新书《Purity》中也用力描绘。高烧的世界有VR技术还有百忧解,沉迷永远也不会过度。 乔纳森在这本随笔...  

評分

評分

“所谓人生大事,你生活中的重要变化,说白了只是一种自我省悟——难道这不是一桩怪事?除了你用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除了你不像以往那样担惊受怕,忧心忡忡结果大体上更加坚强以外,绝对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明明是脑中一样根本看不见的东西,你却觉得比以往的任何经历都更加真...  

評分

乔纳森·弗兰岑的《如何独处》完成于其小说《纠正》出版不久的2002年,是一部文集,和他的小说一脉相承。弗兰岑是体量巨大、书写城市的严肃小说拥护者,《纠正》《自由》几部代表作皆是对美国生活和社会的思考,范围遍及全世界,今年的新作《纯洁》还将笔触伸到了东德。   这...  

評分

几年前,曾经花去几周时间啃完弗兰岑的《自由》。虽然板砖一样的厚度令人望而生畏,但读完之后还是颇有成就感的。而且考虑到弗兰岑并非高产作家,读完一本《自由》大概也可以称得上“弗兰岑的读者”甚至“拥趸”了。(只是随后买来的《纠正》,至今还在书架上原封不动地躺着…...  

用戶評價

评分

看作者的文章需要坐下來慢慢認真閱讀思考,大傢推薦何必苦惱這篇,我是一個人坐下來慢慢把這篇看完的,發現這是個被低估的作者,邏輯非常清楚,而且你會發現他的文學基礎紮實,不停被他所述說的東西所摺服。但是由於圖書館藉書時間到瞭,沒有全部讀完整本書

评分

隨手拿起的一本書,主要是書名吸引我,也是我近期疑惑的一個問題,有些期待這本書能給我一個可以認可的答案。 打開一看又是一本隨筆集,第一篇文章就很奇怪—《父親的腦》,從生理學和精神科去辯駁人類的大腦,試圖弄清楚阿爾茲海默癥的成因。 作為一個美國人,他的傢庭模式竟然和中國傢庭一樣傳統,一對看不齣相愛的父母,抱怨的母親和沉默的父親,得瞭老年癡呆還試圖隱藏的父親。 這篇文章還是給我挺多感慨的。 至於如何獨處,作者給齣的答案應該是閱讀和思考,不喜歡人群也可以不必融入人群,保持一個恰當的距離,反而能更加清楚自己的位置。 至於把寫作作為謀生職業,他的文字確實有過於賣弄之閑,難怪有女讀者寫信批評,但他自己反而不以為然,因為不想變得通俗而又庸俗。

评分

和弗蘭岑的“獨處”蠻愉快的。

评分

非常喜歡《何必苦惱?》這篇。奧康納的引文振聾發聵:“對小說作傢來說,我們將永遠與窮人同在這一事實是滿足的一種來源,因為那在本質上意味著,他永遠找得到和他自己一樣的人。他關注的貧窮是人類基本的貧窮。”

评分

啊再版瞭!智識寫作的典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