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日本经历了经济飞速发展阶段,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成熟期。然而,物质生活水平的空前提高,并未给生活在东京福生区美军基地附近的一群青年男女带来幸福;相反,在他们眼里,社会就像一只巨大的黑鸟,在城市上空投下令人无处逃遁的阴影,压得自己喘不过气。这群人整日无所事事,沉溺于放浪形骸的生活。但在狂热过后,却发现自己对人生迷茫如故。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非常规的青春小说,带有自传性质,描写了上世纪70年代末,日本经济空前繁荣,一群失去人生目标的日本青年,在横田美军驻日基地过着放浪形骸的生活。作品充满酒神般的狂欢气质,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短暂的快慰和其后的虚无感、绝望和焦虑。新版特别收录村上龙发表作品25年后的回顾解读《关于“丧失感”》。
~
·日本文坛才子村上龙24岁时(1976年)发表的小说处女作,一举夺下日本文学最高奖芥川奖以及群像新人奖。
·作品长销不衰,仅在日本总发行量已超过350万册,在年轻人的知名度可媲美西方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品内容大胆不羁,语言风格强烈,开创“透明族”的文学流派,在青年读者圈,尤其是亚文化读者圈里,具有极高的人气。
村上龙(1952- ),日本最受欢迎的国民作家之一,曾任日本芥川奖评委(2000-2017)。24岁发表处女作《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在日本社会引起巨大轰动,被授予第19届群像新人文学奖和第75届芥川奖。出道40多年间,才华横溢,特立独行。不仅出版长短篇小说、随笔评论、书信访谈等逾百部,更是游走于音乐、电影、舞台剧等各类艺术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残酷的青春都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燕尾蝶,在路上 或许从前到现在,青春的方式都是一样的,只是没有人让我们看到罢了 对于那些残酷的、迷茫的、徘徊的年轻生命,苦闷和压抑让他们需要一个释放的出口 时代的转型让人猝不及防,还没来得及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
评分<近似无限透明的蓝>匆匆的看完了,对于这部充满了性、毒品、乱交、酒的小说,我开始翻看的时候确实吓了一跳,在地铁上,我都使劲儿的捂着,就怕别人看到,以为在看黄书呢。但是当看进去以后,才发现,它所有的淫乱丝毫不能给你带来任何生理上的反映,你所能体会到的就是空虚和...
评分看完这书 我开了瓶杰克丹尼威士忌可乐汽水酒 如果我是男的 估计会干掉整瓶黑方 八万五千字 从头读到尾 就像从肛门进 从眼眶出 顺着污秽不堪的大肠小肠 摸到混杂着酒精咖啡因迷幻剂镇定片以及烂菠萝的胃 在干涩冒烟的喉咙处喘息时 被一针海洛因冲到由幻觉控制的大脑里咣当了一...
评分老实说,并没有看懂这本书,如果它是一个寓言的话。但也可以说我看懂了它,也正因为它是一个寓言,一个游离在现代,也许是后现代语境下的一个寓言。就像罗兰巴特“能指的银河系”里的一颗星,它的光如此的异样,但是却影射着某种我自己内心的邪恶。我想说它是一个关于放纵...
评分报纸用的无聊凑稿,给上海译文社村上龙小说集做的。 村上龙24岁时写就的成名作《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末尾,那个含有其自己影子的,在美军驻扎基地旁吸毒、酗酒、群交、狂欢的青年,最后倒在了草地上,隔着腕脉划伤的碎玻璃片,观望到了近似无限透明的深蓝天空。...
“丧失感”与孤独相关,由于莫名的“丧失感”,年轻一代逐渐变得透明空虚。蓝色又代表着孤独和忧郁,如此,这或许就是“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那些陷入空虚的孤独年轻人啊!
评分粘稠,浑浊,肮脏,颓废,迷茫,荒芜感,恶心,晕眩感,毒品,性滥交,幻觉,污秽,一切令人不适的词都在这本书里面以电影的镜头被剥开播放出来。属于日本那一代人的疼痛过程。实现了日本近代化的目标后,丧失了之后的目标,迷茫了放松了不知所措了
评分被我杀死的蛾子一定是还没发现我的整个身体就死了。
评分村上龙文字对细微感觉的把控和画面的感染力都浸满了处女作的天赋。从阅读时长到文字体验都像观看了一部电影,在脑海中构建龙坍塌的幻想,构建所有疯狂的、躁郁的、光怪陆离的动作。篇末中龙搭建的直升机挂着耶稣像的幻想与费里尼《甜蜜的生活》直接呼应,溃向萎靡的绝望。只是这本书看的我确有生理不适的反应。这种糜烂的、放浪形骸、纵容欲望而无限糟践肉体、彻底空洞的内心体验的描写比起血腥的文字更让我难受,冲刺的晕车般的眩晕感,黑鸟迎面相撞的扼息。不推荐晴天看,也不推荐心情原本就压抑的时候看。
评分难以想象,距离这本小说已经过去快要半个世纪,但一代人的青春与迷惘,好像无论在哪个时间里,都相似地让人怅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