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
1963年生於英國,在加拿大成長,1984年畢業於多倫多大學歷史學系,1987年至1996年間擔任《華盛頓郵報》記者,橫跨商業、科技領域報導,後來升任紐約市分社主任。現任《紐約客》雜誌撰述委員。葛拉威爾善於分析生活中一些難以表述,卻無所不在的現象。他曾於1999年以波沛爾(Ron Popeil)的人物特寫,贏得「美國國家雜誌獎」最高榮譽;並於2005年登上《時代》雜誌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榜。
2000 年首部著作《引爆趨勢》(Tipping Point),試圖解讀外在世界的變化,一出版隨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第一名,獲得美國《商業週刊》、《財星》雜誌等極度好評,「Tipping Point」一詞,更成為商業界一再傳頌和強調的觀念。2005年著作《決斷2秒間》(Blink),轉而分析內在世界的運作,同樣高踞書榜第一名,再度引起廣大回響。
◎聯合推薦
商業周刊副社長兼總編輯/王文靜
AVEDA 創辦人/朱平
奇幻文化藝術基金會創辦人兼執行長/朱學恆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
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孫中興
統一星巴克總經理 徐光宇
電視節目主持人 陳文茜
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陳藹玲
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
知名網路趨勢觀察家/劉威麟
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
美國最具影響力暢銷作家葛拉威爾,繼《引爆趨勢》、《決斷2秒間》,
再創話題旋風,本書甫上市即攻占全美最重要媒體書榜第一名!
成功和你想的不一樣!
天賦、家世、學歷、努力還不夠,之所以超群成為「異數」,還牽涉周遭的人和環境。
能不能成為運動明星,要看你幾月出生;數學好不好,要看祖先是不是種稻。
作者引用大量統計科學辯證,大開我們的視野,重新發現「出身」的意義:
誰能成功,多少人能成功,要看我們生活在什麼樣的社會。
想想看,他們的成功背後隱藏了什麼秘密?
加拿大曲棍球代表隊的明星隊伍,40%的球員都是在1月到3月間出生。
披頭四成名前,從1960年到62年,共去了5趟德國漢堡,在一家脫衣舞夜總會,連續開唱270個晚上的搖滾流水席。
1968年,比爾‧蓋茲13歲,他是當時全世界唯一能夠無限使用最先進電腦分時系統的孩子,此後,他連寫了7年的電腦程式。
紐約最頂尖的律師,他們有幾個共同點:早期歐洲移民後代、生於1930年代的猶太人、父母都是成衣工廠的工人。
根據國際測驗的比較研究,日韓港星與台灣學生的數學能力在全球名列前茅,亞洲人天生具有數學優勢,他們的祖先都種稻。
你從未真正看清楚屬於你的成功!
葛拉威爾說:不是最聰明的人就可以成功,正確的決定或努力不懈,也不能保證;
要成功,除了必須有把握「機會」的智慧、善用特有的「文化」遺澤;
必要時,還得脫離部分的身分,擺脫傳統的束縛。
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万个小时」理论,这个理论依据来自英国神经学家 Daniel Levitin 的研究。 他认为人类需要1万小时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然后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 顶尖的运动员、音乐家、棋手,需要花1万小时,才能让一项技艺至臻完美。 简单说就是「...
评分两年前的一天,美国国会就科技人才问题举行专场听证会。台上十几位众议员提问,台下只比尔-盖茨一人作答。我当时也跑去旁听,座位正对着盖茨的后背。望着他那普普通通的后脑勺,我一个劲琢磨:“凭什么这家伙这么富,我这么穷?” 比尔盖茨的成功奥秘 恐怕世界上每个人见到...
评分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吸引人之处不仅在于作者揭示的一个个鲜为人知的道理,更在于作者的思维方式。作者分析那些公认的天才们所拥有的机遇,以及飞机失事的原因时,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直指要害,令人折服。 从表面上看,作者把成功的因素归于两点:机遇和文化传承,但作者真...
评分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万个小时」理论,这个理论依据来自英国神经学家 Daniel Levitin 的研究。 他认为人类需要1万小时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然后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 顶尖的运动员、音乐家、棋手,需要花1万小时,才能让一项技艺至臻完美。 简单说就是「...
评分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万个小时」理论,这个理论依据来自英国神经学家 Daniel Levitin 的研究。 他认为人类需要1万小时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然后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 顶尖的运动员、音乐家、棋手,需要花1万小时,才能让一项技艺至臻完美。 简单说就是「...
怎麼常用标签有勵志啊自我修煉啊,書中成功秘笈一言蔽之,時也命也。好看、有驚喜、貼近生活的科普。
评分10000小时的坚持,还是有一定启发性
评分和作者其他著作一樣(如Tipping Point),分析獨到而且理據充足。但以作者的看法,英雄多時生得逢時,像Bill Gate如果沒有機會從小接觸到電腦,就沒有Microsoft,但說他們全靠運氣就錯了,最成功的人們還懂得運用自己的優勢,凡人如果把焦點放對地方,也可以過得不錯吧
评分好看,然后发现很多人只看了前半本。
评分:“天分不是唯一重要的,更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智商超过120,你就跟智商达170的人成功的可能性一样大。”他觉得他只是找到了取得成功的共同点:比同辈人更努力地练习的机会,选择跟自己的文化传统匹配的探索领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