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伦·霍妮(Horney Karen 1885—1952),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心理学家。1885年9月16日出生于德国。1913年,获柏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18—1932年,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任教,并创办诊所、开业行医。在此期间,霍妮由于对弗洛伊德关于女性性欲的看法表示不满而离开弗洛伊德的正统学说,并在杂志上发表了大量关于女性问题和驳斥弗洛伊德观点的论文。1932年,受F·亚历山大的邀请赴美,担任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副所长。1934年,迁居纽约,创办了一所私人医院,并在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培训精神分析医生。随着她与弗洛伊德正统理论分歧的增大,促使她与弗洛伊德派决裂,退出了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1941年,创建了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并亲任所长。1952年12月4日逝世。
这本《女性心理学》论文集反映了霍妮女性心理学思想发展演变,以及与弗洛伊德思想的不同,在用她自己所谓的女性心理学反对弗洛伊德男性导向心理学之后,她为哲学、心理学,以及研究全人类生活和多变环境互动的精神分析做好了铺垫。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每次看精神分析类的书都觉得写的颠三倒四!翻译得稀里糊涂!
评分翻译看得累……
评分也许真的只有女性才能写出来这种关于女性心理的分析吧…
评分这一本的翻译比神经症那本要好很多,所以读起来就要舒服一些。假期里读的第二本霍妮,先且不说内容。阅读的过程总在想一件事情,1个世界以前的心理学家们他们写下这些著作,在心理实验和科学的基础上。一个世纪后的我们在做些什么?不要说超越了,能不能领会他们当时的成果都不好说。物质的世界是一直在飞速进步,很多科学的领域也是。但心灵的领域,则并不是这样。精神分析的许多观点对世俗事物的理解是很有颠覆性的,先不论这些建构是否是站得住脚的,但这种建构本身需要的智力和能力也是让人叹服的。这本书中的内容一方面颠覆着我原有的观念,或者填充我原本空白的观念,另一方面我也得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才能辩证地面对这些知识。就算是这样,我觉得对女性心理发生有兴趣的人,可以一读,难题是不一定能读得特别懂。
评分大概只有女性心理学家,才能以平等的视角关注女性吧。关于同性恋的起源、异性之间的互不信任感,分析得有理,以后案例见多了,再回头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