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91年八月,西汉都城长安被戾气笼罩着。遵照皇帝的旨意,一群胡巫(有可能来自中亚)在禁苑、宫殿和朝中高官的私邸宅基大肆挖掘,寻找用于祝诅巫术的人偶。军士将感应到巫蛊邪气之处团团围住,将蛊者与夜祠者尽数收捕。
这一幕血淋淋的政治惨剧在江充指控太子刘据亦参与了巫蛊阴谋后达到了高潮:在太子宫中发现了刻有诅咒受害者形象的木俑。无以自明的太子诛杀了江充及其随从,自掌禁军。此时并不在都城的武帝闻变后火速回驾长安,同时命最忠诚于自己的军队镇压这场叛乱。
作者通过汉武帝时期和随后的昭帝、宣帝、元帝时期高级官员出身身份的数据统计和比较,认为汉武帝后期的巫蛊之祸导致大批担任高官的军功贵族后裔被杀,导致儒生阶层在官僚群体中迅速崛起,成为其后三公九卿的主体,从而促成了第一个儒家帝国的兴起,在秦汉史研究领域中可谓独辟蹊径。
蔡亮,生于重庆合川。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史哲实验班,本科毕业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7年取得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圣母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2012-2013年任剑桥大学沃福森学院客座研究员, 2015 春季任斯坦佛大学访问学者。致力于中国思想史政治历史研究,著作聚焦于秦汉帝国, 数字化重构史料,灾异学说,汉代法制史,儒生与官僚体系的互动。
作者通篇在跟所谓“传统研究”对话,在批驳“传统研究”。 但是作者的对话对象到底在哪,想要推翻的“儒者在当武帝朝大获全胜”这个结论到底是谁提出的,我印象中没有一点点痕迹,钱穆、吕思勉这些大家40年代的著作里面也没有任何这方面的结论,钱穆在《国史大纲》中举的例子也...
评分【作者简介】蔡亮,生于重庆合川。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史哲实验班,本科毕业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主任艾尔曼教授和康奈尔大学罗宾教授的指导下,于2007年取得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圣母诺特丹大学历史系预备终生教职助理教授。2012-20...
评分本书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对武帝以前西汉儒学传承和儒生地位的质疑及说明《史记》和《汉书》有意地对汉初儒学传承进行了“构建”,质疑的恰到好处,一下子就指出了了司马迁在《儒林列传》中的描述的各种经典的师承渊源的不靠谱之处,那些连姓名都不清楚且十分高寿的老儒生们到底是...
评分作者通篇在跟所谓“传统研究”对话,在批驳“传统研究”。 但是作者的对话对象到底在哪,想要推翻的“儒者在当武帝朝大获全胜”这个结论到底是谁提出的,我印象中没有一点点痕迹,钱穆、吕思勉这些大家40年代的著作里面也没有任何这方面的结论,钱穆在《国史大纲》中举的例子也...
后记看来有些故事。
评分多给1星是因为数据和表格。本书有多处的猜测推断似有不妥,举例来说P62:“当时整个汉帝国姓张和姓欧阳的人一定成千上万...我们可以合理推断如下...虚构了倪宽的老师...从而构造出...”,作者颇为自信的是本书的数据统计和定量分析,但这段“合理”推断没有任何数据支撑。另,本书数据虽多但观点不明,猜测质疑和现象说明之外并无太多新意。不客气一点说,数据分析并不是妄下论断的理由。试问一句,司马迁不记录的都是他不知道的么,都是他瞎编乱造?他日若是修共和国史(且不论史记是通史),能入史书的知识分子能有几人,入了又能怎么写?只能说信者以信立,疑者秉疑行吧。
评分汉武帝时期与文法吏相比儒生并未在朝堂上取得优势地位,这不应该是对武帝朝那段历史稍微有些了解的人们的常识吗?作者这是写了一本书来反驳中学历史教科书上的结论?
评分后记看来有些故事。
评分其实大家都认为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和儒士的地位便有所上升,但作者提出了新的观点,儒士的地位是在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发生后才逐渐提高的,当然,书中也提到巫蛊之祸可能是一场阴谋论,是汉武帝为了罢黜太子刘据所发动的,但书中引用的经典和详细的解读足以见得作者深厚的历史功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