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学派第三代学者的通俗作品
提纲挈领地勾勒隋唐帝国的发轫
追根求源地探索唐朝的形成过程
▶编辑推荐◀
六朝隋唐史研究核心学者谷川道雄写给大众的中古史入门读物
贯通孤立的断代史,以流动的逻辑阐释“是什么形成了隋唐这个繁荣的世界性帝国”
快速了解对中古史研究产生极大影响的“豪族共同体”理论,窥见大家治史思想之精华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的是自秦汉帝国崩溃后,经过三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直到形成隋唐帝国的过程,从贵族社会的角度观察了汉末至隋唐五百年间动荡的历史沧桑,探讨了他们为重新统一进行了怎样的努力、产生了怎样的精神文化,以及在此过程中社会形态的转变。本书内容充实通俗,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中世社会的形成。
▶著者简介◀
谷川道雄(1925—2013),日本东洋史学者,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是继内藤湖南、宫崎市定后日本研究魏晋隋唐史的第三代领军人物。著有《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的基本问题》等。
▶译者简介◀
马云超,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科员,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曾在《世界历史》《史林》《古代文明》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中日两个世界的相遇 7世纪前期,正当日本大步迈向统一国家之际,中国大陆处于隋唐王朝的时代。无论圣德太子的施政,还是大化改新,都试图通过引进隋唐的文物和制度,从而实现日本的国家统一。必须承认,这一时期中日两个世界的关系极为密切,甚至更确切地说,如果没有中国文明...
评分谷川道雄(1925~2013)是日本中国史研究的知名学者,京都学派第三代领军人物,师承内藤湖南、宫崎市定。 谷川道雄在大学时就立志于唐史研究。毕业之后,民众对唐朝权力的抵抗斗争是他尤感兴趣的问题。谷川道雄将国家权力与民众从本质上划为一项对立物,然后再从政治的层面考察...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日本人,日本有很多研究中国历史的专家,他们的出发点,大多在于通过研究中国历史找到日本发展的脉络,毕竟日本的历史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辐射有着直接的关系,而日本的发展,也是一场与中国或者合作或者竞争甚至发生战争的漫长历程。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都...
评分看日本谷川道雄的《隋唐世界帝国的形成》。对于皇帝这一公权力而言,幼帝与母后的血亲关系是私人关系,不得已将政治的实权委托给了外戚,形成了国家权力的私有化。中央与地方,政府与民间,不再以武力和法律,而是通过道德力量以内部联系起来。原本具有强烈共同体色彩的乡里社...
评分汉帝由于私权化的泛滥,结束了中华文明第一个秦汉高峰。魏晋试图整合国家机器与世家豪族领导的中下层。南北朝说明了只凭强权的军事实力,只能逞一时英雄。北周完成了军事集团与豪族的融合,隋开科举的上升通道,唐继续在制度上的改革。成就中华文明的第二高峰。讽刺的是依然毁...
本以为会读到很多隋唐时期的内容,但笔者落笔重在探讨隋唐世界帝国的渊源。文中出现的许多名词让人耳目一新,如国家权力私权化。对魏晋时期士大夫心态的论述十分深入。但著作欠缺点睛之笔,读来较为松散。
评分本书是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和《中国中世社会共同体》两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通俗版,大众读物,统共二百页,十一万字。 认真地花了一天读了一遍,做一下记录。 文字晓畅浅白,立论很多,作为普及读本,基本没有给出强有力的论证,很多断论都令我怀疑。比如私权化的概念,道德高尚、自我克制的、展现人格主义的魏晋时期的贵族等。
评分3.5;《隋唐帝国形成史论》的微缩版,轮廓清晰,通俗易读(尤其在通读魏晋的基础上),看得出对前辈史家及内地史论的借鉴和化用;梳理从汉朝的崩裂(是谓上古的结束)开始,到隋唐的形成(是谓中世的开启),阐述外戚/宦官的轮流坐庄引发的影响,基于血缘的乡里社会解体后产生寻求共同利益的共同体/集团,从早期诉诸个人道德的制约到语言、文字、儒学、法律、宗教、官制等方面的一统化雏形,以及胡汉军事集团的糅合,浩浩汤汤流向“贵族阶级领导下构筑的新型社会和精神世界”。 提出“贵族制是中国社会第二阶段的产物”,对“东亚世界”作出独到定义,并考量隋唐帝国之中世文化对东亚的辐射影响。
评分全书基本上就是谷川道雄先生对其两部史学名著的通俗化概述,也算是京都学派理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次面向日本大众的阐述。因“共同体”的团成而兴盛,因“私权化”的腐蚀而衰败构成谷川氏中古史叙述的经典范式,马云超先生的翻译又为这番通俗化笔触加上了飞翔的双翼,读来甚是美妙。全书在东汉的衰亡与魏晋南北朝的转变上着力较多,基本上用极其精干的文句把汉、魏、唐之演进交代得深入浅出,可惜唐史部分着墨较少且不少观点似乎已经有些过时。不过,总的来说还是瑕不掩瑜的,是一本深浅得宜的小巧好书,礼赞。
评分3.5;《隋唐帝国形成史论》的微缩版,轮廓清晰,通俗易读(尤其在通读魏晋的基础上),看得出对前辈史家及内地史论的借鉴和化用;梳理从汉朝的崩裂(是谓上古的结束)开始,到隋唐的形成(是谓中世的开启),阐述外戚/宦官的轮流坐庄引发的影响,基于血缘的乡里社会解体后产生寻求共同利益的共同体/集团,从早期诉诸个人道德的制约到语言、文字、儒学、法律、宗教、官制等方面的一统化雏形,以及胡汉军事集团的糅合,浩浩汤汤流向“贵族阶级领导下构筑的新型社会和精神世界”。 提出“贵族制是中国社会第二阶段的产物”,对“东亚世界”作出独到定义,并考量隋唐帝国之中世文化对东亚的辐射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