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简介◀
谷川道雄(1925—2013),日本东洋史学者,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是继内藤湖南、宫崎市定后日本研究魏晋隋唐史的第三代领军人物。著有《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的基本问题》等。
▶译者简介◀
马云超,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科员,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曾在《世界历史》《史林》《古代文明》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京都学派第三代学者的通俗作品
提纲挈领地勾勒隋唐帝国的发轫
追根求源地探索唐朝的形成过程
▶编辑推荐◀
六朝隋唐史研究核心学者谷川道雄写给大众的中古史入门读物
贯通孤立的断代史,以流动的逻辑阐释“是什么形成了隋唐这个繁荣的世界性帝国”
快速了解对中古史研究产生极大影响的“豪族共同体”理论,窥见大家治史思想之精华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的是自秦汉帝国崩溃后,经过三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直到形成隋唐帝国的过程,从贵族社会的角度观察了汉末至隋唐五百年间动荡的历史沧桑,探讨了他们为重新统一进行了怎样的努力、产生了怎样的精神文化,以及在此过程中社会形态的转变。本书内容充实通俗,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中世社会的形成。
看日本谷川道雄的《隋唐世界帝国的形成》。对于皇帝这一公权力而言,幼帝与母后的血亲关系是私人关系,不得已将政治的实权委托给了外戚,形成了国家权力的私有化。中央与地方,政府与民间,不再以武力和法律,而是通过道德力量以内部联系起来。原本具有强烈共同体色彩的乡里社...
评分中日两个世界的相遇 7世纪前期,正当日本大步迈向统一国家之际,中国大陆处于隋唐王朝的时代。无论圣德太子的施政,还是大化改新,都试图通过引进隋唐的文物和制度,从而实现日本的国家统一。必须承认,这一时期中日两个世界的关系极为密切,甚至更确切地说,如果没有中国文明...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日本人,日本有很多研究中国历史的专家,他们的出发点,大多在于通过研究中国历史找到日本发展的脉络,毕竟日本的历史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辐射有着直接的关系,而日本的发展,也是一场与中国或者合作或者竞争甚至发生战争的漫长历程。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都...
评分中日两个世界的相遇 7世纪前期,正当日本大步迈向统一国家之际,中国大陆处于隋唐王朝的时代。无论圣德太子的施政,还是大化改新,都试图通过引进隋唐的文物和制度,从而实现日本的国家统一。必须承认,这一时期中日两个世界的关系极为密切,甚至更确切地说,如果没有中国文明...
评分【纵向迭代·横向比较】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们看历史,除了记住这些长短的朝代,远近的人物以外,更推荐用现代客观的眼光去分析其中的前因后果。真正鲜活的历史没有平时想象的那么深奥和复杂,每一天都发生在你我的身边。 【改朝换代·自有天道】先进和高效的生产...
等待体检途中花了三小时看完。一本日本中古史学者的关于隋唐历史研究著作。看得出作者受内藤湖南影响比较大,特别是中古史的细分手法。像篦头发一样把汉唐历史过了一遍,并尝试从中分析出“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内因。对贵族化的解释感觉略微牵强。如果把历史当做一种经验科学,这段历史的确是研究中国何以自乱,乱后又何以统一的最好样本。唐帝国的国际化是一种文化融合后的自然产物。
评分中国自始至终缺乏一个稳固的公共领域,从汉末至唐末,几个王朝的衰亡几乎都在于国家的私权化,尽管导致的结果不尽相同...可能这就是中国政治文化基因中的顽疾,在一代又一代政权中借尸还魂。人类从来不会从历史中得到什么教训的,从来不会。ps. 看了这书后感觉有必要补一下哈贝马斯了
评分本书是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和《中国中世社会共同体》两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通俗版,大众读物,统共二百页,十一万字。 认真地花了一天读了一遍,做一下记录。 文字晓畅浅白,立论很多,作为普及读本,基本没有给出强有力的论证,很多断论都令我怀疑。比如私权化的概念,道德高尚、自我克制的、展现人格主义的魏晋时期的贵族等。
评分本以为会读到很多隋唐时期的内容,但笔者落笔重在探讨隋唐世界帝国的渊源。文中出现的许多名词让人耳目一新,如国家权力私权化。对魏晋时期士大夫心态的论述十分深入。但著作欠缺点睛之笔,读来较为松散。
评分本以为会读到很多隋唐时期的内容,但笔者落笔重在探讨隋唐世界帝国的渊源。文中出现的许多名词让人耳目一新,如国家权力私权化。对魏晋时期士大夫心态的论述十分深入。但著作欠缺点睛之笔,读来较为松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