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簡介◀
榖川道雄(1925—2013),日本東洋史學者,京都大學名譽教授,是繼內藤湖南、宮崎市定後日本研究魏晉隋唐史的第三代領軍人物。著有《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魏晉南北朝隋唐史學的基本問題》等。
▶譯者簡介◀
馬雲超,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傢研究中心科員,南京大學曆史學院博士生,曾在《世界曆史》《史林》《古代文明》等期刊發錶論文數篇。
京都學派第三代學者的通俗作品
提綱挈領地勾勒隋唐帝國的發軔
追根求源地探索唐朝的形成過程
▶編輯推薦◀
六朝隋唐史研究核心學者榖川道雄寫給大眾的中古史入門讀物
貫通孤立的斷代史,以流動的邏輯闡釋“是什麼形成瞭隋唐這個繁榮的世界性帝國”
快速瞭解對中古史研究産生極大影響的“豪族共同體”理論,窺見大傢治史思想之精華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的是自秦漢帝國崩潰後,經過三國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直到形成隋唐帝國的過程,從貴族社會的角度觀察瞭漢末至隋唐五百年間動蕩的曆史滄桑,探討瞭他們為重新統一進行瞭怎樣的努力、産生瞭怎樣的精神文化,以及在此過程中社會形態的轉變。本書內容充實通俗,生動地描繪瞭中國中世社會的形成。
谷川道雄(1925~2013)是日本中国史研究的知名学者,京都学派第三代领军人物,师承内藤湖南、宫崎市定。 谷川道雄在大学时就立志于唐史研究。毕业之后,民众对唐朝权力的抵抗斗争是他尤感兴趣的问题。谷川道雄将国家权力与民众从本质上划为一项对立物,然后再从政治的层面考察...
評分【纵向迭代·横向比较】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们看历史,除了记住这些长短的朝代,远近的人物以外,更推荐用现代客观的眼光去分析其中的前因后果。真正鲜活的历史没有平时想象的那么深奥和复杂,每一天都发生在你我的身边。 【改朝换代·自有天道】先进和高效的生产...
評分汉帝由于私权化的泛滥,结束了中华文明第一个秦汉高峰。魏晋试图整合国家机器与世家豪族领导的中下层。南北朝说明了只凭强权的军事实力,只能逞一时英雄。北周完成了军事集团与豪族的融合,隋开科举的上升通道,唐继续在制度上的改革。成就中华文明的第二高峰。讽刺的是依然毁...
評分汉帝由于私权化的泛滥,结束了中华文明第一个秦汉高峰。魏晋试图整合国家机器与世家豪族领导的中下层。南北朝说明了只凭强权的军事实力,只能逞一时英雄。北周完成了军事集团与豪族的融合,隋开科举的上升通道,唐继续在制度上的改革。成就中华文明的第二高峰。讽刺的是依然毁...
評分汉帝由于私权化的泛滥,结束了中华文明第一个秦汉高峰。魏晋试图整合国家机器与世家豪族领导的中下层。南北朝说明了只凭强权的军事实力,只能逞一时英雄。北周完成了军事集团与豪族的融合,隋开科举的上升通道,唐继续在制度上的改革。成就中华文明的第二高峰。讽刺的是依然毁...
在裏麵看到瞭很多人的影子,通俗著作寫成這樣很不容易。比起一年前看《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和《六朝貴族製社會研究》時對於二位學者提齣的所謂“道德力量”似乎多瞭一點理解。“威望”本就是權力的一個主要來源,從東漢到隋唐的一係列政治動嚮,似是在威望形成權力,權力凝聚成強製權力,強製權力升華為理念化權力,理念化權力重又産生異化的復雜循環中輪轉。
评分本以為會讀到很多隋唐時期的內容,但筆者落筆重在探討隋唐世界帝國的淵源。文中齣現的許多名詞讓人耳目一新,如國傢權力私權化。對魏晉時期士大夫心態的論述十分深入。但著作欠缺點睛之筆,讀來較為鬆散。
评分從貴族製和私有化兩個核心角度把幾百年的曆史梳理瞭一遍
评分榖川道雄本書從第一章漢朝世界帝國的破裂開始講起,也就是內藤湖南所謂“上古”的末期開始,中經東漢後期到西晉時期的中斷期,直到第六章終於達到隋唐世界帝國的形成,亦即所謂的“中世”。這也便等於從秦漢帝國第一高峰走嚮隋唐帝國第二高峰。其中的論證是獨斷的,但也是極為清楚的。如果說羅馬帝國的普世性象徵是其萬民法,那麼東漢帝國的普世性就錶現為以中國皇帝為頂點的德化政治。但是,理念與現實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這從羌族和漢族的關係一例可以看齣。內裏包孕瞭從外戚政權到宦官勢力的進路。但是畢竟存在著清流運動。作為隋唐政權中樞的就是所謂關隴集團,但這不是單純的地域集團,而是以實現賢纔主義作為理念的反門閥主義政治集團。而榖口道雄在最後認為,超越東漢末年的私權化而建立起來的貴族製度的重現在安史之亂以後還是走嚮瞭武人時代。
评分通俗版《隋唐帝國形成史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