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的现象学

视觉艺术的现象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英]保罗·克劳瑟
出品人:折射集
页数:396
译者:李牧
出版时间:2021-1-1
价格:75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5238413
丛书系列: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图书标签:
  • 现象学
  • 视觉艺术
  • 艺术哲学
  • 美学
  • 知觉
  • 感知
  • 艺术理论
  • 视觉文化
  • 艺术史
  • 现代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艺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视觉艺术为何如此重要?是什么使得它们的形式是“有意味”的?我们如何可以得知它们所蕴藏的美与韵律?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本书所采用的方法并非目前在艺术史、艺术理论和艺术哲学等相关领域中占据主流地位的还原主义(社会语境论)论调和文本分析方法,而是一种由克劳瑟教授提出和发展的、融现象学与分析哲学于一身的分析现象学方法。这一方法的关键在于审视视觉艺术是如何将独特的审美表达,与那些对我们的感知活动而言具有基础性的认知属性相互联结的。同时,本书对这一方法的运用,揭示了各异的艺术媒介是如何通过各不相同的方式呈现这些认知和审美属性的。基于对所有主要的视觉艺术形式(绘画、雕塑、建筑和摄影等)的创作和接受的考查,本书也试图彰显包括抽象艺术、观念艺术和数字艺术等非常复杂的艺术风格所蕴含的深意及其具有灵韵的审美特质。

作者简介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欧罗巴大学人文学院的哲学教授。他是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曾为牛津大学艺术史讲师,并为该校基督圣体学院成员。他在四所欧洲大学获得了正教授职位(其中包括德国不来梅雅格布大学和爱尔兰国立大学高威分校等),共出版了十七部涉及美学、二十世纪艺术与当代艺术领域的专著。克劳瑟教授最新出版的著作有Theory of the Art Object,以及两本有关后现代艺术的著作:Digital Art, Aesthetic Creation: The Birth of a Medium和Geneses of Postmodern Art: Technology as Iconology。

目录信息

001序一
005序二
011译者序
001本书的缘起与致谢
001导言
011第一章 反还原主义:图像之内在意涵
048第二章 具象、画面和边框:图像空间的现象学
083第三章 图像再现与自我意识
100第四章 画家的在场
123第五章 雕塑与超验
142第六章 抽象艺术的逻辑和现象学
170第七章 观念主义的逻辑
194第八章 摄影的现象学
218第九章 数字艺术的存在论与美学
246第十章 建筑之躯
293结语 艺术史和艺术实践——一些未来的可能性
311索引
336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阅读这本书对我来说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本身不是专业人士,兴趣也比较一般,但是为了开阔眼界,还是努力看完了。 虽然是比较枯燥的硬核书籍,但是翻译的很流畅,读起来还是不会很吃力的。 作者认为: 分析哲学通过语言的澄清容易接触到问题的实质,但任然过于一般,尤其是...

评分

评分

阅读这本书对我来说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本身不是专业人士,兴趣也比较一般,但是为了开阔眼界,还是努力看完了。 虽然是比较枯燥的硬核书籍,但是翻译的很流畅,读起来还是不会很吃力的。 作者认为: 分析哲学通过语言的澄清容易接触到问题的实质,但任然过于一般,尤其是...

评分

阅读这本书对我来说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本身不是专业人士,兴趣也比较一般,但是为了开阔眼界,还是努力看完了。 虽然是比较枯燥的硬核书籍,但是翻译的很流畅,读起来还是不会很吃力的。 作者认为: 分析哲学通过语言的澄清容易接触到问题的实质,但任然过于一般,尤其是...

评分

弗罗斯特曾说:“我希望我的诗是炉子上的冰 ——主宰自己融化的命运。” 在这本《视觉艺术的现象学》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对于艺术的一些反问与思考,看到就他多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及心路历程。书中揭示了各异的艺术媒介究竟是如何通过各不相同的方式呈现这些认知和审美属性的。 ...  

用户评价

评分

全凭赵松老师推荐……

评分

清晰简明

评分

对还原主义的一种纠偏,和乔纳森·克拉里连读就像是在两极之间反复蹦跳。从康德到梅洛·庞蒂,虽然好像略过了胡塞尔,但胡塞尔的幽灵仿佛一直在头顶盘旋。

评分

对于抽象艺术的虚拟性预设,即我们在观看抽象艺术时会带着某种视觉属性的预设去观看,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什么样,可能以为呈现出的就是什么样。在这个语境空间中,艺术家个人视角,策展人视角和空间之间的交互,种种时空的站位,共同复杂化了其呈现效果,但也是一种全方位开放的审美模态。(没看懂,先去体验一下抽象艺术再来重读)

评分

立意高远,论述有点拉。对于美学和史学的争端和以及美学方法论的立意确实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