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行之有效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他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这是我读书读得最气愤的一次,甚至难以继续读完这本书。身为一个大家,既然将书名定为正传,至少应保持中立者的姿态还原读者历史,即使无法切实还原,至少也应该在下笔之前有所考证。可这本书读下来,满是偏执与诋毁。一代女皇,功过自有读者自己评定,一个大家就这样定义一代...
评分这是我读书读得最气愤的一次,甚至难以继续读完这本书。身为一个大家,既然将书名定为正传,至少应保持中立者的姿态还原读者历史,即使无法切实还原,至少也应该在下笔之前有所考证。可这本书读下来,满是偏执与诋毁。一代女皇,功过自有读者自己评定,一个大家就这样定义一代...
评分最近电视上在热播一部历史剧《武则天秘史》,我冲着对历史的喜爱,便观看了两集。电视一开始便是一场战争,由唐太宗李世民所领导的一场对付外敌的拼杀。夺江山不易,守江山难,此时的他并未曾料到,他如今的一场拼命嘶杀却是在为一个女人打天下;他所打下的这片江山,也将由一...
评分看到是林语堂执笔 ,不犹豫的买下了。其实早该料到,如此薄的一本书怎能概括武则天的一生沉浮,只能是个流水簿罢了。 再看到后来,有些坐不住了。为什么叫正传,而不是武氏杀人实录?太赤裸裸会吓跑读者吗 。我分明看到作者对则天其人的深深偏见,以及毫不掩饰的抨击,即使千...
评分看到是林语堂执笔 ,不犹豫的买下了。其实早该料到,如此薄的一本书怎能概括武则天的一生沉浮,只能是个流水簿罢了。 再看到后来,有些坐不住了。为什么叫正传,而不是武氏杀人实录?太赤裸裸会吓跑读者吗 。我分明看到作者对则天其人的深深偏见,以及毫不掩饰的抨击,即使千...
帅气的女人,卑懦的男人
评分视角很有新意,对武则天的描绘……算了,历来没人能给这个女人一个明确的定位。
评分林语堂的一些列英文书都值得读
评分语言顺而长 不敢说地道不地道 优美算不上太优美。也许要说清楚一个个有跨度的侧面 就难以避免重叠叙事 但这种时候就多插点具体年份进去吧 像我这样的lesser mind看着就非常地小混乱。 这本书最怪异的地方 就是借女王的孙子辈里一个无名氏来当“我” 这么一个“视角”全无必要 主要是为了把“抨击女性”的指责推到小说人物身上吧。 反正看了这个之后 觉得这个女人 和我断断续续从电视剧和民间普遍好评率之类中感受到的武则天的基本正面的形象相比 要坏的多哦。既然作者说是史实 不管详略和视角如何选择的,总之大概都是事实,那么就很值得看哦。
评分语言顺而长 不敢说地道不地道 优美算不上太优美。也许要说清楚一个个有跨度的侧面 就难以避免重叠叙事 但这种时候就多插点具体年份进去吧 像我这样的lesser mind看着就非常地小混乱。 这本书最怪异的地方 就是借女王的孙子辈里一个无名氏来当“我” 这么一个“视角”全无必要 主要是为了把“抨击女性”的指责推到小说人物身上吧。 反正看了这个之后 觉得这个女人 和我断断续续从电视剧和民间普遍好评率之类中感受到的武则天的基本正面的形象相比 要坏的多哦。既然作者说是史实 不管详略和视角如何选择的,总之大概都是事实,那么就很值得看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