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行之有效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他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说实话对于林语堂大师的这篇不知算小说式传记还是传记式小说的东东我深感遗憾。至于还是给了“还行”这样的评价,本人觉得作为一代文豪语言表述遣词用句确实很给力,但全书对武则天执政期间优秀政绩只字不提,通篇尽是大量尽其所能的夸大武则天的过失之处。 书中所述之...
评分《武则天正传》最成功的地方,莫过于用了一个李唐氏后裔的口吻来写。毫无疑问,李唐后人无一不对武则天的“篡权”行为恨之入骨,林语堂也可借李氏后人之口,将自己对武则天的恨、厌表达得淋漓尽致、恰如其分又理所应当。 通篇对武则天的定性大多是残暴、淫荡、恶毒、...
评分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林语堂写武则天,只是在写一个女人,而且是在写女人的阴暗面。武则天之所以当上了女皇,且打下不错的基础,为后世的开元盛世奠基,自然非有雄才大略不可,所以,林语堂是把武则天写小了。 武则天不仅不小,反而很大。毛泽东说她有容人之量,有识人...
评分《武则天正传》最成功的地方,莫过于用了一个李唐氏后裔的口吻来写。毫无疑问,李唐后人无一不对武则天的“篡权”行为恨之入骨,林语堂也可借李氏后人之口,将自己对武则天的恨、厌表达得淋漓尽致、恰如其分又理所应当。 通篇对武则天的定性大多是残暴、淫荡、恶毒、...
评分从小到大看过了那么多版关于武则天的电视剧在电视屏幕上轮番播放,最后留下的印象也总还是几乎一致的——她一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人。 大概是因为电视剧对观众有导向作用,真正的武则天所做的一切并不能真实地被还原,特别是那些残忍和隐晦的部分。真的可以有...
视角很有新意,对武则天的描绘……算了,历来没人能给这个女人一个明确的定位。
评分一般般
评分林语堂写的很犀利;隐约觉得他有点大男子主义--只一点点;有一句话印象挺深,大意是如果要按照杀人数量排名的话,斯大林和毛泽东肯定是数一数二,武则天还是不及他二人。好奇中译本里这段是怎么翻译的。
评分视角很有新意,对武则天的描绘……算了,历来没人能给这个女人一个明确的定位。
评分Empress Wu Zitian's life masterly retold by Lin Yutang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