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振聋发聩的书。核心问题是要回答:为什么科学革命发生在西方而不是中国?关于这个问题,前人的回答大都局限于“西方中心论”。文一教授这本书用硬核的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作支撑,跳出文化与制度陷阱,采纳“国家竞争体系”这个框架,论证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不是因为缺乏民主自由、理性思维,而是因为长期处于和平富足的大一统环境,缺乏参与国际军备竞赛、商业竞争的意志和“困而知之”压力。这本书,如醍醐灌顶,一语惊醒梦中人,刷新我们认知的,不只是结论,还有过程,以及如何用逻辑去思考问题的方式。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这样的启发与觉悟。
文一,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特聘教授,自由穿梭于经济、历史、政治、哲学、医学之间的跨界达人,本行是经济学家,却同时具有哲学与医学学位,曾任美国联邦储备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兼副行长,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博导。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著有经典畅销书《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
整个2016-2017年我都在看金融史,这段经历对我改变很大。从大学时代开始深植于我内心深处的经济学框架遭遇了前所有未有的挑战,很多朦胧想法不断浮现,看似“离经叛道”,但却似乎和这些年遇见的现实在契合中。印象很深的一个场景是,某个深夜,看亚当·斯密时期(1776年前后)...
评分这是一部专业性与通俗性共融的力作,用易懂的语言阐述了深奥的理论,在文字里徜徉,感受历史沧桑蜕变和行进轨迹,共享精神盛宴。 文一教授用智者之言,带你走进书卷,在墨香里探索科学革命的密码,文字无声,却字字入心浸润心灵。如果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那么这部书就是案头的...
评分基本观点:欧美国家在彻底去道德化的基础上,由在集体性死亡面前产生的求生欲望和由此导致的集体行动,欧洲国家面对大规模、经常性的国破家亡,在发展军事实力的同时,推动了科学革命和技术进步,进而率先进入了工业社会。这就是欧美崛起的秘密。 但是我还是有个问题迷惑不解,...
评分先说明,已经买了,准备读。这篇内容是我为什么读这本书的缘起。 准备读这本书的原因是,我看到某乎上一个问题:《都说中国人这么聪明,为什么现代科学却起源于欧洲?》按照惯例的,一堆人在下面“反思”自己民族的问题,国家的问题,历史的问题等等 ——说实话,当我看到这些...
评分此书远好于《一篇读罢头飞雪》的原因在于,作者对所论述话题的“自觉性”,也就是仍然力图通过史料的挖掘形成一个可以自洽的观点。作者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西欧资本主义的诞生源于血淋淋的战争和暴力,而不是那些温情脉脉的人文价值和科学精神,这一点立论虽没那么新颖(战争催生科技进步)但具有一些借鉴性。问题在于,战争暴力的必要性和资本主义诞生的充分性是两个问题(东方战争频仍也没有资本主义的影子),看似批判了西方中心论,但解构到最后还是一些虚妄的文明精神成果展。可堪一读,但意思不大,现象的描述代替不了系统的批判。
评分材料对论点的支撑不够强,偏弱的论证。材料来源太野,所取用的,偏极端。史料列举太重太冗,好处是可以当做欧洲殖民史的入门读物。洞见更在于对十字军的祛魅化溯源,乌尔班二世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圣战”不是基督教的夜壶,用完了想藏起来,没有这好事
评分此书远好于《一篇读罢头飞雪》的原因在于,作者对所论述话题的“自觉性”,也就是仍然力图通过史料的挖掘形成一个可以自洽的观点。作者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西欧资本主义的诞生源于血淋淋的战争和暴力,而不是那些温情脉脉的人文价值和科学精神,这一点立论虽没那么新颖(战争催生科技进步)但具有一些借鉴性。问题在于,战争暴力的必要性和资本主义诞生的充分性是两个问题(东方战争频仍也没有资本主义的影子),看似批判了西方中心论,但解构到最后还是一些虚妄的文明精神成果展。可堪一读,但意思不大,现象的描述代替不了系统的批判。
评分本书通过一个独特视角切入、剖析西方近代史,以回答“为什么科学革命发生在西方而不是东方?”这个著名的“李约瑟之谜”。
评分第二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