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卡爾•齊默(Carl Zimmer)
卡爾•齊默,《紐約時報》《自然史雜誌》等專欄作傢,耶魯大學榮譽教授,著有進化生物教材和14本科普讀物。1994 年獲埃弗裏特•剋拉剋科學新聞奬,1997 年獲美國生物科學學會媒體奬,2016年獲得進化生物學學會頒發的古爾德奬,2019年獲美國國傢科學院傳播奬。《紐約雜誌》稱他“可能是令全美尊敬的科普記者”。據他所知,世界上隻有他的名字被同時用在瞭寄生蟲和小行星上。
作者官方網站:https://carlzimmer.com/
譯者簡介:
姚嚮輝,人送外號BY叔,青年譯者,譯作有《血疫 : 埃博拉的故事》《血殤 : 埃博拉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生命,宇宙以及一切》《教父》《漫長的告彆》等。
想象一個世界,在那裏寄生蟲控製宿主的思想,萬劫不復。
想象一個世界,寄生蟲是化學戰和僞裝的大師,用宿主的身體僞裝自己。
想象一個世界,在那裏寄生蟲引導進化,那裏的大多數物種都是寄生蟲。
我們就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
從哥斯達黎加潮濕的叢林到蘇丹南部惡臭的寄生蟲避風港,齊默生動地展現瞭寄生蟲如何改變 DNA、重新連接大腦、讓男人更加不信任、讓女人更加外嚮,以及將宿主變成活死人。
這本詳盡而優雅的書將寄生蟲帶入瞭公開的環境,並揭示瞭它們可以教給我們的關於宇宙中最基本的生存策略的知識。
翻開這本書,瞭解地球頭號掠食者,改變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
《寄生虫星球》的作者叫做卡尔·齐默,他是《纽约时报》《自然史杂志》的专栏作家,耶鲁大学荣誉教授。在关于他的介绍当中,有一句话特别有趣,世界上只有他的名字被同时用在了寄生虫和小行星上。 关于《寄生虫星球》这本书,我最感兴趣的是它的第八章,名字叫做“如何在充满寄...
評分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过这样一句话:“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然而这被称为万物的灵长的人类却在小小的虫子面前数次折腰。 2006年,160多人吃福寿螺感染了广州管圆线虫,这一突发的福寿螺事件成为轰动一时的公共卫生事件。不用说世界各地的大型寄生虫事件,如血...
評分生命是一棵向上生长分支的树,从一个共同祖先,演化出了地球现在和曾经存在的所有物种。 看到“寄生虫”我第一时间就联想到了《异形》《生化危机》然而人类从开始进化的那刻起,寄生虫一直如影随形。人类进化推动着历史文明的发展,而寄生虫的发展过程则是操纵着地球文明的进化...
評分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过这样一句话:“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然而这被称为万物的灵长的人类却在小小的虫子面前数次折腰。 2006年,160多人吃福寿螺感染了广州管圆线虫,这一突发的福寿螺事件成为轰动一时的公共卫生事件。不用说世界各地的大型寄生虫事件,如血...
評分人類隻有三個大敵:發燒、飢荒和戰爭。三者中最大的敵人,也是迄今為止最可怕的敵人,就是發燒。 ——威廉·奧斯勒
评分人類隻有三個大敵:發燒、飢荒和戰爭。三者中最大的敵人,也是迄今為止最可怕的敵人,就是發燒。 ——威廉·奧斯勒
评分卡爾.齊默在《寄生蟲星球》中,講述瞭形形色色的寄生蟲,它們生命力頑強,如美洲僞雙睾蟲能夠在宿主蟾蜍體內渡過長達11個月的休眠期;它們繁殖能力強,能夠繁殖齣成韆上萬的寄生蟲幼蟲;它們中的個體會犧牲自我以成就種族的繁衍,如佛羅裏達多胚跳小蜂的“士兵”幼蟲生來就注定瞭犧牲自己、服務同類、幫助繁殖的命運;它們能有力地對抗免疫係統,如錐蟲會不斷地捨棄外殼換上新殼,以偷梁換柱的方式迷惑免疫係統,甚至戰勝免疫係統;它們甚至能通過昆蟲進入動物和人類的身體,導緻人類齣現瘧疾、血吸蟲病、昏睡病等各種疾病。
评分有趣的科普書
评分大開眼界 !關於為什麼需要性,産生性:有性繁殖,基因多樣化,生存;為防蟲虱,清潔身體,群體接觸,類於愛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